第319頁(第1/4 頁)
☆、第三百六一章 南巡隨行
景曜反駁道:&ldo;娘啊,您可不能汙衊我們的一片孝心,再說了您還沒聽我們說明白講清楚的,就一口否定了,這不公平!最起碼您也得聽聽我們的想法不是?&rdo;
安寧笑道:&ldo;那行,為了避免有人說我不民主,就聽聽你們倆的想法。&rdo;
景曜和景佑使了個眼色,景佑道:&ldo;不瞞母親,我們倆是想參加今年的恩科。&rdo;見安寧欲說話,就急忙道:&ldo;我知道我們倆年紀小,只這次參加鄉試就是想試一試,即便是不中,也權當作一次磨礪,也好讓我們知道我們的不足,以便能夠平穩心態,加以進步。&rdo;
安寧挑眉道:&ldo;若是僥倖中了呢?&rdo;
景佑猶豫一下道:&ldo;即便僥倖中了,那來年的會試我們倆不參加就是了。&rdo;
安寧笑笑,道:&ldo;就說你們倆年紀小,俗話說&l;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r;,也就是說五十歲中進士都不算老,這足以說明科舉的艱難。你們倆想的未免太簡單了,想想也是,你們倆天資聰穎,幼時啟蒙又早,後又得拜澄觀大師為師,年紀輕輕就中了秀才成了廩生,進國子監讀書,可謂是一路順遂,就算你們倆幼年離家到寺廟裡和澄觀大師學習也沒吃過多少苦頭,就算遊歷一路上也有人安排好了,吃穿住行皆沒委屈過你們。&rdo;
景曜和景佑想反駁,但安寧沒給他們倆機會,接著道:&ldo;雖說你們倆許較之一般同齡人沉穩,但到底年齡擺在那裡的,人生閱歷不足,社會歷練也少。你們倆參加童子試的時候想來年齡比你們小的也寥寥無幾吧,不說才情天資如何,人家到底年長,比你們多吃了幾年鹽,見識的自然比你們廣。再者就算我沒詳細過問過你們的學業,但有一點我可知道。國子監的貢生們可是專攻於學問上,不像你們倆,仗著有那麼點小聰明,所學甚雜。除了四書五經外。君子六藝皆有涉獵,人的精力本來就有限,就算是悟性好,但難免貪多嚼不爛,門門通不如一門精,別哪個都學半桶水似的,捨本逐末。可就得不償失了。&rdo;
景曜原本還理直氣壯,如今被安寧這麼一說難免蔫了些,不過對他來說,有困難要上沒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反駁道:&ldo;娘啊,您說的這些我們倆都明白,您也說了我們倆天資聰穎,悟性好。但我們也並非貪多,自然牢記娘親說的&l;貪多嚼不爛,一口吃不成胖子。後天的努力也很重要&r;的道理,您看兒子雖說所學甚雜,但也不是什麼都學,也只挑揀了自己感興趣的來學,寒暑不綴,學業上也不曾有一絲懈怠。&rdo;
&ldo;至於娘說的我們年紀輕,閱歷不足,歷練不夠的事,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倆才需要多加歷練。這鄉試不是一次很好的歷練嗎?正如景佑說的,下場以增長見識,多一次經驗,磨礪一番,再者說了兒子還能不知道自己的斤兩,無非就是想練練手罷。娘何必如臨大敵般,兒子們是什麼樣,您不是最瞭解的麼?&rdo;
瞥了景曜一眼,景曜連忙做乖巧聆聽狀,安寧被逗樂了:&ldo;學會拿我的話來堵我了,想想你們倆才多大,就算晚三年也才不過十五,比起那些耄耋老翁來說可真算是稚嫩了,而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雖說你們倆不驕不躁,但到底底子打的不牢靠,容易成那空中樓閣,到時候跌個大跟頭,我看你們倆拿什麼來說嘴。&rdo;
&ldo;我也不和你們倆說那些大道理了,反正就算你們倆舌燦蓮花,說個天花亂墜,我也不會同意你們參加的。再說了,就算你們跳過我去和你們父親說,也是這麼個結果。我倒是覺得奇怪了,怎麼你們倆還非得參加今年的恩科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