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血緣(第1/2 頁)
趁著這些天陽光明媚,子薰把阿隸和旁氏接到梅園來玩。
戴思恭開的藥很見效,旁氏已經慢慢恢復,大部分時間清醒,只是偶爾迷糊。
迷糊的時候,旁氏會把阿隸緊摟在懷裡,一遍又一遍地叫:“小狗子。”
這是她兒子的小名。
龐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憔悴和衰老了,有了皺紋,也有了白頭髮。
阿隸出生後,她幾乎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整日整夜地熬著,鐵打的身子也經不住。
阿隸三個月之前,每天吃七八次奶,每次吃奶,旁氏都要盯著。
兩個奶孃輪流給阿隸餵奶,能換著休息,只有旁氏跟打了雞血似的,生怕有人加害阿隸。
阿隸吃得多,長得也壯實,抱著十分費力氣,可旁氏卻樂在其中。
阿隸屬開始學說話,奶聲奶氣的喊“娘”,旁氏高興地咧開嘴笑,看看子薰,看看阿隸,幸福感盪漾在她微微上翹的嘴角。
與子薰不同,旁氏總是叫“阿棣。”
每次子薰叫“阿隸”,旁氏都要糾正一下。
凌川也很奇怪,已經起了名字,眼下又沒有需要避諱的,為何不叫“棣兒”或者“阿棣”,而是叫“阿隸”。
子薰不知如何解釋,只能含糊其辭,矇混過關。
子薰覺得不可思議,先有“當生天子”的傳言,後來這個孩子又被起名為“朱棣”。
想不通的時候,子薰便把這一切歸結為遊戲,她一直認為自己是穿越到一個遊戲中了,而遊戲就是這麼設計的。
子薰只希望這個孩子平安、健康。
一個名字而已,代表不了什麼的,同名同姓的人多,長相相似的情況也不少。
阿隸餓了,吵著要吃奶,鈺瑤送她和旁氏回夫人那兒。
關於鈺瑤和邵佐的婚事,邵榮起初抱著極大的熱情去竭力促成。
可是自從馮國用病逝,事情似乎發生了些微妙的變化。
邵榮的熱情漸漸褪去,先是將邵佐禁足數月,然後又把邵佐派去了鎮江,有意無意地在阻擋邵佐和鈺瑤見面。
馮國用不在了,雖然由親弟弟馮勝接管其部,但是馮國用的地位卻是馮勝短時間內無法接替的。馮家的勢力被大大削弱。
邵榮與馮家聯姻所能得到的好處,所能給朱元璋增加的威脅與壓力,都隨之減少。
或許應該給邵佐籌謀另一樁婚事,邵佐遲疑未決,無奈邵佐是一根筋,成天嚷嚷著非鈺瑤不娶。
在邵榮的三個兒子中,邵佐為長,也最為出色。
邵佐的婚事應慎之又慎,如果實在無法說服邵佐,也只能將就著娶了鈺瑤。
可是,即便邵家想娶,馮家也未必想嫁。
馮國用去世前一直在想盡辦法阻攔。
馮夫人向以丈夫為天,馮國用去世後,鈺瑤與如夫人來往最為密切,鈺瑤的婚事必然要得到上位的首肯。
有求於人,在心理和氣勢便弱了一些。
朱元璋當著眾將領的面,問邵榮是否同意成立大都督府時,邵榮只能忍下各種委屈和不甘勉強答應。
擊敗陳友諒後,朱元璋的聲望日隆,想趁熱打鐵,對所轄機構進行改造。
小明王的龍鳳政權模仿元朝的制度設立機構,樞密院是軍事機構。
劉先生認為應該加強上位對軍隊的控制,為日後稱王做準備。緩稱王並不等於不稱王,很多事需要提前謀劃,稱王的下一步當然是登基為帝,這一切,劉先生早就想好了。
上位乃天命所歸,沒必要對著一個放牛娃俯首稱臣。劉先生口中的放牛娃是指小明王翰林兒。
大都督府成立後將取代樞密院成為吳國公麾下的最高軍事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