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在意(第1/2 頁)
朱元璋把“朱棣”這兩個字寫在紙上給夫人看,孩子的名字就這樣定下來。
從此,夫人稱呼小傢伙為“棣兒。”
子薰總感覺像夢一樣,也叫不出口,於是去掉木子旁,管孩子叫“阿隸”。
旁氏生病後,子薰本想把她接回聽雨軒養著,無奈旁氏死活不肯,對阿隸寸步不離,像命根子一樣護著。
平時神情恍惚,只要一看見阿隸就兩眼放光。
子薰把聽雨軒一名行事穩妥的小丫鬟派去照料旁氏,戴醫生說這是急痛攻心之症,需要慢慢調養。
好在旁氏雖然神智不清,卻十分聽話,只要阿隸未離開她的視線範圍,一切好商量。
子薰很後悔,如果當初執意把旁氏的兒子接到應天,旁氏的婆婆是不敢硬攔的。
還有大雲,常遇春帶兵收復太平府後,曾派人四處尋找花雲夫婦的遺體,花雲的遺體找到了,可是大雲的遺體混在一些百姓的遺體之間,根本無法辨認。
大雲雖是將軍夫人,可是平日節儉樸素,穿麻布衣衫,從不戴金銀首飾。
大雲的父母也全都遭遇不幸。
陳友諒的部眾為發洩怒火,一把火將龐氏的家燒了個乾淨。
旁氏是朱元璋寵妾身邊的管事之人,這在太平府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是旁氏的婆婆引以為傲,日日向人炫耀的,以顯示自己一家人與國公爺關係的不一般。
沒想到,這個獨特的身份卻成為被陳友諒兵滅門的禍根。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常遇春派了很多人尋找花雲的兒子花煒,可是無人知道去向,一個四五歲的孩子能跑去哪兒呢?可能凶多吉少。
與親人分開時,總是用來日方長來勸解自己,總以為以後有的是機會見面,有的是時間在一起,突然之間再也見不著了,再也無法相聚。
這種疼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其蝕骨鑽心。
夫人每個月都去雞鳴寺上香,子薰也想去,去尋找令心緒安寧之法。
她總是夢見大雲滿身鮮血地對著自己慘笑,夢見一把大刀用力地砍下去,然後就被嚇醒了,一身冷汗,再也無法入睡。
見子薰飽受苦痛折磨,凌川每天都回聽雨軒。
子薰從噩夢中醒來,他便也不再睡,給子薰倒杯熱水,陪子薰說說話,給子薰一個溫暖的懷抱。
孫氏是超凡脫俗的仙女,不食人間煙火,不知人間苦痛,子薰是人,生活的每次重擊,她都痛得撕心裂肺。
沒有一個人比凌川更清楚人間的苦痛。
子薰的痛,他都懂。
他願意時刻守在子薰身邊,他和子薰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
越聰明的人越敏感,孫氏無疑天資聰穎,國公爺看向自己的目光逐漸降溫,甚至出現了些許疏理,孫氏一遍又一遍檢視自己的言行,看是否有不妥之處,聽說國公爺這些日子都留在聽雨軒,那個如夫人有那麼好嗎?她倒真想見一見。
不過,孫氏不敢擅自出現在子薰面前,國公爺給她立過規矩,除非如夫人想見她,否則她不能出現在如夫人的面前,如夫人害怕女子的小腳,孫氏在如夫人面前不得露出自己的腳,這個近乎屈辱的規矩,孫氏不得不接受,因為這是她能進國公府的前提條件。夫人和二夫人能給孫氏一個體面的婚禮,卻擋不住國公爺給孫氏立規矩。
孫氏自幼生於官宦之家,生活養尊處優,父母去世後,又得兄長庇護,與兄長離散後,很快被馬世熊的夫人收養,經歷過顛沛流離,卻不太懂得人間疾苦。
馬伕人當初收養孫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中她的容貌、聰慧與出身。
官宦之家千金小姐的氣度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孩是能比的,這得花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