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江南王的邀請(第1/2 頁)
“族長!您老想個辦法救救大夥吧!”一個瘦的只剩下一副骨架的中年男子跪在一個老者面前哭泣。
老者裹著破舊的棉被,鬚髮上全是雪粒子,坐在雪地裡的木樁上,依然凍得臉色青紫,他緩緩的睜開眼睛,搖了搖頭,一滴渾濁的淚,無聲的滴進雪地裡,很快消失不見。
一個穿著長衫的青年將手裡的破碗摔了,濺起的碎片像是人們土崩瓦解的信念——此時,他們只有一個絕望的念想,他們完了,活不成了。
“我們走!去江南王的封地,海寧!”青年秀才李成幀孤注一擲的對著人群喊道:“願意跟我走的,現在就上路,還想等著領那勞什子米湯的就在這等!”
李成幀是京城郊區李家莊的村民,是當地有名的才子之一,十五歲就考中了秀才,但因為寫詩抨擊朝廷官員,被人暗中使了絆子,試卷一直被壓著,屢試不中。
但他為人十分仗義,所以,在當地還是有些人氣和威信的。
他這麼說,立刻有很多人願意跟他走,至少李家莊都願意跟他走。一些走投無路,又沒有主見的人也加入了這個隊伍。
自此,以李成幀為首的五千人,開始收拾行禮踏上去海寧的新逃荒路。
見有人離開京城,人們內心開始惶恐,有徹底對京城失望的人,陸陸續續加入新的逃荒隊伍,一邊走一邊撿人,走到距離海寧一半的時候,竟然聚集了五萬多人的逃荒隊伍,以李成幀的李家莊為首。
到了海寧,人數已經高達八萬人。
東佃鎮,劉宅。
“王爺,出大事了,據探子回報,距城門五里外,發現一隻八萬人的逃荒隊伍,是西北災民,來自京城。”劉管家彙報著。
劉睿慈鳳眸微眯,“八萬人?”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快趕上一個小鎮的人口了。
劉管家接著說:“京城那邊根本沒開城門接納災民,不少貪官趁機收進城費,一個人頭要五十兩銀子,大多數災民都滯留在城外,少說有二十萬人,前些日子,一場大雪,凍死餓死,加上病死少說有五萬人,陸陸續續還有災民往京城走。但有個叫李家莊的,在一個秀才李成幀的帶領下,轉到南下,來了咱們海寧,這隊伍越來越大,到了海寧,竟……竟足足有八萬多人!”劉管家有些惶恐的看著江南王,八萬人,光吃飯每日就得多少糧食,若不是王志整了紅薯和玉米,像他們海寧這樣的沿海城市,百姓過冬都得靠鹹魚乾和醃菜度日,這些糧食他們是留著做大事用的,可不能拿出來賑災啊!他們為了成大事,等了多少年?王爺更是被投毒,裝病示弱,被那些人嘲諷。
江南王看了一眼桌上新鮮的蔬菜個和各式海鮮,這些都是王志想出來的點子,溫室大棚,竟然在冬天也能種出綠幽幽的蔬菜,而且紅薯不僅可以做糧食,還能做菜,用最劣質的沙地種即可,畝產卻有一千斤的高產,是過去小麥的三倍多。不但如此,紅薯還容易儲藏,儲存得當,放半年都不會壞。很多百姓,效仿王家駝子,挖了地窖儲存過冬的糧食,不僅不怕凍,還省地方,就是打仗時,地窖不僅能藏糧食,還能藏人。
江南王骨節分明的手指在桌子上輕輕釦動,過了一會,他說道:“將他們攔截在城門一里外的空地上,先開倉賑災,保證人均每日一個紅薯。
“王爺?”劉管家既感動自己跟了一個好主子,又擔心他因此影響多年的佈局。
“按我吩咐辦事,順便向海寧各大戶發出請柬,本王要辦一個賞菊宴,也是他們該表態的時候了。”
劉管家領命而去。
王志拿著家丁遞過來的邀請函,“賞菊宴?江南王的?菊花還沒謝嗎?”
此時,王家人正在吃早飯,王老漢驚訝的問:“王爺為啥要請你參加賞菊宴?咱家也不認識王爺啊!”王老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