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載譽歸幽州(第1/3 頁)
打完殲滅鄭寶之戰後,算算日子也已經是5月18日。
一行人還需要整編部隊、強調軍紀、讓兵將有時間相互熟悉、翻新裝備。
七七八八加起來,毋丘毅把北上回幽州的最後期限,定在了6月1日之前。
約好時間之後,雙方就各自整頓人馬——毋丘毅處理官軍的事務,李素就專注劉備的私兵。
糜竺那邊的鐵匠作坊也普遍比較給力,主要是存貨多、而且肯折價回收李素這邊換下來的舊兵器。
所以在李素給足錢的情況下,居然六七天時間就把這兩千丹陽兵的武器翻新了一遍。
李素把丹陽兵淘汰下來的舊戰刀,人手一把發給九江兵。
再給丹陽兵發了1200把新的鋼環首刀、500柄純鐵錘頭的釘戰錘、300把單手戰斧。
這一番裝備輪替下來,就把那五六百萬錢花掉了,但部隊的戰鬥力和麵貌也煥然一新。
丹陽兵的裝備原先並沒有戰斧,是李素跟魯肅在親自深入部隊瞭解情況之後,才發現的這種隱性需求——原先按照慣例,丹陽兵中以力量著稱的就選用木質戰錘,以靈敏著稱的就用環首刀。
但實際上,有一些戰力最強計程車兵,既有破甲重擊的力量,但同時也身手敏捷,他們用釘錘早就覺得不趁手了。
換上戰斧之後,作戰就比較靈活了。需要發揮敏捷快攻時,就用刀法駕馭戰斧;需要破甲時,也能靠斧頭的重量砸。
為了充分選拔出有戰斧兵潛質的精銳,魯肅建議進行了兩次軍中比試。
第一項是越野登山,比速度和靈敏性。全軍都在山腳下起步,山頂上插個軍旗作為終點,有軍官在那發放染了色的竹籌,一共五百根。一共兩千名丹陽兵,要跑進前四分之一才能達標,比賽獎勵是五百錢。
第二項是投擲戰斧,比力量,看誰丟得遠。也是選前五百名,贏了的人也有五百錢賞金。
雙重考核下來,才從丹陽兵裡優中選優挑出300人。
這300斧盾兵和之前的500錘盾兵,一併由關羽直接指揮。
剩下1200丹陽刀盾兵,由典韋暫時監督節制,而那1000九江兵,依然由周泰統領。新編的3000兵馬就全部分配完了。
典韋周泰都只是曲軍侯的官職,隸屬於軍司馬身份的關羽。
這種編制在外人看來肯定是非常奇葩的——漢末一個別部司馬,一般也就管五百到一千個兵,一個曲軍侯更是隻有兩三百。
現在關羽這個司馬的下屬,膨脹到了朝廷編制上限的三倍。
典韋周泰更是接近了朝廷編制的五倍,著實有些名不正而言不順。
幸好李素一再安撫:你們雖然在回到幽州之前都還是曲軍侯,但待遇按照三百石的朝廷官員發俸祿。
所以,倒也沒有人因為待遇問題而冒出怨言。
而濡須口之戰的功勞分配環節,李素也絲毫沒有居功。
他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戰場指揮他是一點都不行。
所以最後給州牧的奏文裡面,李素跟毋丘毅商量了之後,首功推給了魯肅。因為魯肅部署陸路九江兵非常得當,而且他親自擔任了阻止鄭寶軍回援水寨的重任。
次功才是毋丘毅的本部人馬,
第三名給了突襲偷家的關羽,
最後才是詐敗誘敵的周泰(說是詐敗,其實是真敗,但好歹誘到敵了)
回到幽州之後,劉虞論功升職,基本上也會按這個節奏。
……
整頓部隊花了五六天時間,這天已經是5月25日了。
李素等人也已經從巢湖附近的大營開拔,準備移動回廣陵郡的烏江渡一帶——李素跟糜竺約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