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說服沮授-上(第2/3 頁)
饈”列入周天子的“八珍”,看來狗狗的油烤菜確是有奇效。(注:“珍饈美味”中的這個“饈”字,最初的意思是用狗油包裹烤的狗肝)
李素吃了一會兒,看到一旁的辛評也是匕箸翻飛,就知道對方非常滿意。
看來今天這頓飯,劉備是下了血本請客了,花費應該不斐。
酒過三巡,劉備主動提起:“仲治,備有一事相請,舍弟剛才應該也跟你提過了。舍弟想出任代表使君上洛奏報的信使,備也想作為護衛和證人,一起上洛見見世面,得到一個在朝廷公卿面前露臉的機會,還請仲治幫忙美言幾句。”
辛評來之前,已經有點心理準備了,知道對方又給金餅又請吃上等宴席、請歌女陪侍,肯定是要幫忙辦事的。
不過,也是到了這一刻,他才知道是想求為使者。
他心中盤算了一下,這事兒其實有難度,但金餅也拿了,吃喝玩也弄過了,不好推辭。
“這事,稍許有些麻煩,咱也不是不肯幫忙,只是不知劉縣尉為何要上洛?就是為了見見世面,沒有別的理由?”他決定先試探一下對方的理由是否堅定。
劉備跟李素對視一眼,李素便接過話茬,決定再吐露一些半真半假的理由:“其實,也不止於此,仲治兄或許不知,我大哥出仕之前,曾經販過馬,知道去京師的商路,如果能跟隨遞表的信使,可以免除沿途關隘津渡的商稅,也能多獲利一二十金……”
這個理由,是不太敏感的,所以在非說一個理由取信對方時,李素取捨之下,就說了這條。
辛評一聽原來是想帶私貨撈一票,倒也覺得很正常——人家能逃稅20金,所以送你3金牽線搭橋、再請吃喝玩,說得過去。
辛評捋了一下思路,就想好了說辭:“既然有這方面的考慮,咱也給你指點條明路——此番,伯雅賢弟想當正使,是不太可能的。使君並不知賢弟的口才和應變才能,上洛奏對這種大事,怎麼可能放心?
所以,正使必然是使君身邊的別駕從事。你們要想隨團,最多隻能為副,或者只是當一個證人,以備朝廷到時垂詢。而且,你們得贏得別駕從事的信任,讓他覺得你們還算可靠、能對此行有所裨益。”
聽了辛評這番內幕訊息,李素才恍然。
一開始確實把問題想簡單了。
賈琮要給朝廷上奏,這事兒是很正式的,跟告密謀反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當然要找口才和隨機應變能力都深受賈琮信任的心腹主持才行。
而漢末的官場慣例,刺史在做這種事情時,最信任的肯定是別駕從事。
別駕二字,本意就是“刺史出行時,另有一車隨行”,後引申為當刺史分身乏術時,出使代表刺史——比如《三國演義》上,益州牧劉璋派人朝見曹操,乃至後來聯絡劉備,派的都是別駕從事張松。
李素和劉備只能退求其次,繼續追問:“不知使君身邊的別駕是……能否請仲治請來,一起暢飲敘談?”
辛評聞言,整個人條件反射似的往後微微一縮,似乎是想到了什麼難纏的傢伙:“你們想給沮別駕送錢?千萬別,他這人不像……總之這廝秉公行事,很是難纏!你們還是得有真才實學,讓他相信帶上你們,有助於完成使君的使命,他才會幫你們美言。”
辛評差點兒想說“這傢伙不像我那麼好說話,肯收錢”,話到嘴邊才意識到貪婪不是什麼好事兒,才硬生生收住。
李素一聽“沮”這個姓很罕見,心中一動,連忙問:“本州別駕,可是漁陽沮授?”
辛評尷尬一笑:“原來伯雅也聽過這個名字,可知此人難纏了吧。”
李素微微點頭,確實有點難纏,不過幸好不是“剛而犯上”的田豐。
如今賈琮在位,賈琮屬於“閹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