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天下文人一鍋粥(第2/2 頁)
天下讀書人全部匯聚,雖然經過洗涮,淘汰掉了一些其中壞的,可卻是無法篩除乾淨。”
‘你我都知道,如果要讓一碗粥煮出來好喝,火候至關重要,可是其中的每一粒米也很重要。’
“所以我說天下文人是一鍋粥,而我,只是在諷刺那些已經發了黴,生了蟲的,不想讓他們壞了一鍋鮮美的粥的味道。”
“試想下,如果當今聖上,辛辛苦苦掌握火候,費盡心思熬出了一碗粥,一嘗才發現,粥是變味的。”
“那你說皇上是會一碗粥都直接扔掉,還是在已經粘稠的粥中仔細挑選究竟哪粒米影響了味道?”
不用林然接著說下去,朱標已經知道了朱元璋的選擇。
畢竟他和朱元璋是父子,而且每日相處,對於朱元璋的性格他太瞭解不過。
確實,在明朝還未建立,乃至剛建立的幾年,皇上對待文人那是求賢若渴,以禮相待。
可是隨著日久,朱標已經明顯的感覺到了他對文人的提防和不屑。
這種感覺日益加深。
即使是自己的老師,大明朝有名的大儒,宋濂,皇上都曾批評過他做不了實事。
當初劉伯溫也是黯然歸隱青田。
想到這裡,朱標情不自禁的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那你說,該如何將這米完全洗淨,在下鍋,煮出來的粥才不會影響味道?”
“米粒繁多,不可能一粒粒去挑選,那樣豈不是會餓死?”
朱標點頭,如今治理天下,離不開文人。
“如果要想洗淨,那就要把米多放在水裡淘幾次,如果還不放心,那就嚴格把控出米的地方,在剛變成大米之時,就要保證他的質量。”
朱標略有所思。
當初為什麼廢除科舉,其中原因,朱元璋到是對他說過,經過科舉選拔出來的人,遠遠不是朱元璋想要的人才。
只會讀書,五穀不分,不通世事,所以皇上才又取消了科舉。
可是朝廷比畢竟是需要人才的,。
沒有了科舉,選拔人才更是雜亂,許多人魚目混珠,這也是目前目前急需改變的現狀。
不過剛才的話,雖然林然沒有明說,朱標卻是已經聽明白了。
此人雖不知是真醉還是假醉,不過確實是有大才之人,三言兩語,就指出了目前朝廷所處的困境。
不過鳳陽縣他肯定是不能呆了,即使自己願意,恐怕父皇也不願意。
如今只有把他帶回應天,這樣,父皇恐怕才會安心。
想到這,朱標舉起酒杯道;
“小先生一番話,讓我茅塞頓開,今日既然同桌相飲,我再次相邀小先生前去應天,不知道小先生可否樂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