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5 頁)
���狻P值芤銎萁栽字萘倏ぃ�冀習儺眨�氳獵粑摶臁!�
忍不住問道:“宦官專權乃是我朝政治的最大弊病,大人與其他清流黨人挺身而出激濁揚清……”
秦周還未聽完便已笑了,只不過有幾許無奈,長嘆道:“子義終是年輕”,轉過頭來看向太史慈道:“子義以為我朝亂政者就只是宦官嗎?你大錯特錯了!還有外戚!”
太史慈有點明白了。
秦周慨然道:“天下的清流每一論及宦官必稱矇蔽聖聽,矯詣迫害忠臣,可仔細想來,宦官的種種行為未必不是聖上的意思。子義你可知我朝歷代皇上的共同之處嗎?”
()免費電子書下載
太史慈搖頭。
秦周道:“說來也簡單,其實他們都是少年登基。”
太史慈恍然,這是東漢皇帝的一種怪現象,起始於漢和帝登基,漢和帝當上皇帝時才十歲,不過卻非最小的皇帝,漢殤帝居然是百日小兒,漢衝帝也才兩歲,漢質帝稍微大一些,也不過八歲;其他如順帝,十一歲;上代皇帝漢桓帝算是大的了,結果也不過十五歲,現在的漢靈帝登基時則是十二歲。
與其說是漢室人丁衰微,倒不如說是殘酷的政治鬥爭的結果,皇帝年幼登基哪來什麼治國安邦的本領?還不是要由上一代皇帝的嬪妃尤其是皇后來把持朝政?
正如《後漢書*皇后紀》中評論說“東京皇統屢絕,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臨朝者六後,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
然而,這些年輕的太后們沒有起碼的社會經驗和統治經驗,也基本上沒有文化知識。她們根本沒有能力來駕馭朝政,只好依靠自己孃家的的父兄,幫助自己來處理國家大事。這樣一來,國家政權便落到了外戚的手中。在當時最有名的就是 “馬、竇、鄧、梁”四大家族。
比如東漢明帝的馬皇后,是大功臣馬援的女兒;章帝的竇皇后,是大功臣竇融的曾孫女;和帝的鄧皇后,是功臣鄧禹的孫女;順帝的梁皇后,是功臣梁統的後代。這四大家族,集功臣與外戚於一身,勢力非常強大。除了那馬皇后一門,尚能自我謙抑外,其餘的幾家,都是專橫跋扈,顯赫一時。
竇融的曾孫竇憲,因自己的妹妹立為章帝皇后,崇貴日盛,專橫跋扈,連皇室成員也懼怕其三分。這竇憲居然敢以低價強買章帝姐姐沁水公主的莊園,而公主根本不敢與竇憲計較。章帝知道後,勃然大怒,當面嚴厲斥責竇憲,但最後也是對其無可奈何。因其在朝中的實力過大,牽一髮而動全身。
比如說那鄧氏自中興後,累世寵貴,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將軍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餘侍中、將、大夫、郎、謁者不可勝數。
梁冀一門更是前後七封侯,三皇后,六貴人,二大將軍,夫人女食邑稱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餘卿、將、尹、校五十七人。梁冀在位二十餘年,究極滿盛,威行內外,百僚側目,莫敢違命,皇帝也不被放在眼裡。
但是誰又願意當傀儡呢?尤其是這些生在於皇族的孩童,一旦這些皇帝成年,為了奪回政權,解除外戚的威脅,只有依靠自己身邊的宦官了。皇帝幼長深宮,勢單力薄,關係最密切者,莫過於宦官。正如《後漢書*宦者列傳》所說:“內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唯閹宦而已。”
皇帝自幼,一切就由宦官照管。宦官照管皇帝的日常起居,熟悉皇帝的性情習慣,是皇帝身邊唯一的親信。當皇帝長大成|人,要求拿回本來就屬於自己的政治權力的時候,必然地同企圖繼續專權的外戚集團產生矛盾。在同外戚集團的鬥爭中,宦官也就天然地成為皇帝的盟友。於是,在宦官的協助下,皇帝奪回了政權。奪回政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