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5 頁)
5。健身強體自身硬
有人戲稱“銀行就是在豔陽高照時給你送傘,天下雨時又收回雨傘的人”,此話雖然刻薄,但也道出了銀行發放貸款中存在的不足。一般來說,銀行貸款注重“錦上添花”,而不願“雪中送炭”。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完全解決與否還得靠企業自身不懈的努力,只要管理規範、組織健全、經營效益良好,中小企業就完全可以以自身的花團錦簇的優勢吸引銀行貸款增光添彩。
6。在資金充裕時與銀行交往
一般情況下,企業總是在資金緊張時才想到銀行,求助銀行放貸以解燃眉之急,而在資金充裕時,則忘了銀行,與銀行斷絕來往。殊不知,此乃犯了個大錯誤。
7。儘量避免在多個銀行開立賬戶
有的中小企業將資金分散於多家銀行的多個賬戶,這不利於放貸銀行了解其資金狀況;同時,多賬戶導致分散資金與結算,也就分散了對銀行的貢獻率。
8。主動追加企業主個人擔保
許多小企業主將法人資產與企業主私人資產混在一起,易使銀行產生企業主抽逃資產的擔心。另外,中小企業股東的實力、信譽、素質等,普遍受到放貸銀行的關注。當企業申請貸款又無法找到有效的擔保時,一些銀行的信貸業務人員可能會建議企業主以個人名義,對貸款進行擔保。此時若企業主表現出積極主動的姿態,將大大提高銀行對自己企業的信任度。
銀行貸款注意事項(2)
(二)走出銀行與企業關係的誤區
目前,中小企業貸款難最普遍的原因在於缺乏資產抵押或其他企業的擔保,換句話說就是缺乏信用。中小企業自身規模有限,急需銀行信貸支援,但從銀行得到貸款難度較大,而為了獲得貸款,中小企業常陷入以下幾個誤區。
1。片面依賴與銀行重要人員私交
某些中小企業管理者認為,只要與銀行行長、信貸主管、客戶經理等人員保持良好的私人感情就可以解決貸款難的問題。而實際情況是,隨著國家金融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商業銀行全面推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強化信貸追究責任制,實行審貸分離、集體決策;同時,為了防止商業銀行地方化,各商業銀行行長要定期跨地區進行交流,銀行內部信貸崗位也經常進行輪換,這些都會使部分中小企業的苦心經營瞬間化為烏有。因此,正確的選擇是中小企業要與銀行保持正常的業務關係,使銀行了解本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接受銀行對企業財務的監督,給銀行留下誠實守信的印象,這樣才能在遇到資金困難時得到銀行的支援。
2。企業缺乏長遠發展規劃
有些中小企業經營者缺乏金融知識和企業長遠發展的經營理念,不遇到資金困難絕不登銀行門,等到企業資金週轉發生困難難以克服時才臨時想盡種種辦法做銀行的工作,這樣做的效果不佳。所以,中小企業只有透過與銀行建立長期關係,相關資訊才可能被銀行掌握,作為發放貸款的依據。
3。一錘子買賣,缺乏長遠眼光
有的中小企業未從企業的長遠發展需要去處理銀企關係,而是將“貸款當利潤”使用,還有些企業長期拖欠銀行貸款不還,千方百計地逃廢懸空銀行債務,這種“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酒喝涼水”的做法不但毀壞了企業長期經營積累下來的信譽,也很容易使銀行選擇訴諸法律,更為嚴重的後果是,此舉極有可能被銀行列入“黑名單”,遭到銀行的聯合制裁,導致今後企業再遇到資金週轉不靈的難題時求助銀行無果。
4。底氣不足,顯得低人一等
許多中小企業經營者在與金融機構打交道的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底氣,以一種“求人”姿態出現,使企業向銀行貸款變得更加困難。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只是社會分工、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