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好漢要有幫(第1/3 頁)
機緣帶來的新知識很寶貴,但消化這些資訊需要時間。
周卓打算先通讀一遍,做到心裡有數,然後再邊掌握、邊運用。
因此,他不需要像個窮經皓首的老學究那般,攻讀學問。
尤其是他掌握著大量即將發生、和已經在發生的情報,若是不能較好的利用,會有種時不時就錯過一個小目標的抓狂感覺。
虞城地區雖然是個寶雪區,但短時間內,已經沒有周卓中意的機緣。倒是亂子,會一出接著一出。
於是他打算去其他地區溜達一圈。
他想去的地方,人生地不熟,這就需要名嚮導。
而如今這年月,地廣人稀、妖邪匪寇肆虐,沒個幫襯照應的人,沿途想要好好的休息一下都是奢侈,更別說他還想將精力用在消化資訊上。因此,保鏢也得至少有一位。
於是,周卓先是去了趟以‘喪盡天良’名滿虞城的黑蛇幫,選了兩個頂包之人,然後就直奔大牢。
虞城人傑地靈,可惜很少誕生帶著眾人推翻腐朽王朝的豪傑。
理由有很多,比如王朝後面站著利益捆綁的超凡勢力。每隔個幾十年就會哄傳天下的血腥鎮壓,在老爺們的有意宣傳下,總是能讓大部分泥腿子認識到跟王朝對抗死路一條。
又比如人命如草芥,地廣人稀的同時,土地壓力不大,只要有心,再是潦倒,投奔個有志於當開拓貴族的強者,還是能混上口飯吃的。
當然,也可以像虞城老城區的某些人學習,困頓於活不起、死不下的泥潭中的同時,各種打零工,混活力社團,以及有機會就玩小魚吃蝦米,對流民、難民、乞丐、甚至落單的遊人下黑手。
不過周卓覺得,這些理由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傳承、和觀念。用更宏大的視角理解:地域文化。
虞城地界,產俠義之士,具體些講,這裡的俠義之士,首先是重信守諾,其次才是行俠仗義。
這就很對周卓的胃口,畢竟他其實不算什麼好人,而是一個底線靈活的利己主義者。
之所以看起來不算差,那是因為他大多數時候,總是讓自己處於一種有較好選擇的狀態,而不用面對靈魂拷問。
例如媽和老婆掉水裡先救誰?
正因為清楚自己的成色,他不會跟那些有偉大奉獻精神的真正義之士為伍,怕關鍵時刻被分道揚鑣,甚至大義滅親。
那些以利益為核心活動的江湖朋友,又覺得靠不住。
像虞城產的這類重信守諾的偏白道獨行俠,就成了最優解。
虞城大牢裡就有這麼兩位靠譜之人。
前世先是聽聞一段流傳於江湖的美談,不太信,後來巧遇,細瞭解,才知曉聞名不如見面,真相比傳聞還要離奇和誇張。
這等人才機緣,他自然也是不想錯過。
虞城官牢。
門子見周卓氣質不俗,賣相極佳,又被塞了錢,這才代為通稟。
由此,周卓見到了已經打算下值回家的牢頭。
“兩個囚犯,三百兩,有頂包之人,可以做容貌矯正,常人難辨。”
面對周卓二愣子般的開門見山,牢頭先是愣了下,隨即一臉正色:“這位郎君,可是來考驗……”
周卓直接打斷:“五百兩,頂包之人乃人渣惡棍,已帶來。”
牢頭瞪眼:“郎君,我可不是那種見錢眼開……”
周卓再次打斷:“七百兩,大通銀莊官銀,一炷香時間完事。”
牢頭眉頭緊蹙,大聲道:“郎君,我想你是誤會……”
周卓第三次打斷:“六百兩,換的是陳廣和吳勝,我聽聞你在東二胡同……”
這次是牢頭打斷周卓,埋怨道:“你早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