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3 頁)
&ldo;同桌的你&rdo;大封面的本子開啟,終於露出了這次劇本的真面目,劇的名字叫《鉛筆盒》,這是一位一生只執導了一部影片便銷聲匿跡,一輩子被人銘記卻連攝像機該怎麼用都不知道的業餘導演胡芽的作品,也是一部曾經在國際許多知名影展上獲得提名但在國內只流傳於網路從未進入影院的作品,最關鍵的是,劇中的一對男主角之間存在似有若無的同性之愛。
第10章 身後那雙眼睛
網上曾經傳言,《鉛筆盒》是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作品,這件事至今無人能證實其真實性。大概是因為這部作品剛出來的時候,並沒有在國內掀起多大的浪花,而當人們開始以看過這部作品來標榜逼格的時候,《鉛筆盒》的所有主創人員卻都已經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之中。在一些離奇的傳言中,該劇的導演胡芽甚至被說成了一個假名、一個假身份。
人們對《鉛筆盒》、對它的導演胡芽都議論紛紛,有說胡芽就是劇中主人公之一範春原型的,有說這部作品是某位知名導演披馬甲做的,也有說胡芽因為這部作品已經被迫害致死的。或許是因為作品本身的灰暗和神秘,導致時間越久,《鉛筆盒》的存在就越像是國內電影界一個無法忽視的現象型標誌。人們對其討論極多,但真正看過這部作品的人卻不多,而能讀懂其中含義的人更少。
周聞謹卻是看過這部作品的,還是在他還在唸高中的時候。
現在回想起來簡直不可思議。一部從未曾在國內公映的題材敏感的影片,居然能夠在網路尚不發達的九十年代的高中校園裡找到片源。那個時候的周聞謹是學校電影社的一員,他們這個興趣社匯集了一群熱愛電影和一群懶得參加太麻煩社團活動的學生,經常搞的活動就是每週利用學校的視聽室組織一次觀影活動。也不知道當時是誰提供的片源,周聞謹第一次接觸到了《鉛筆盒》這部影片。
如果要說對於《鉛筆盒》留下的第一印象,周聞謹的回答可能和很多人不同。網友們對這部影片的觀感相當兩極化,以至於多年後形成了一條極為經典的標誌性評價,即&ldo;《鉛筆盒》直白而晦澀,緊湊又隨性,深刻中藏著淺顯,孤僻之中蘊藏積極&rdo;。但是周聞謹從始至終只有一個感覺,《鉛筆盒》是一個溫情的故事。
這部片子有兩位主角,第一男主是範春,但片子的視角完全是由第二男主呂笑歌來展現的。故事說的是兢兢業業的小警察呂笑歌在某天收到了一封來自本市的陌生信箋,開啟後才發現竟是一封追悼會邀請函,邀請他參加一位名叫範春的青年男子的追悼會,但是呂笑歌根本記不起來自己認識過這麼一個人。倍感疑惑的呂笑歌第二天和高中同校的友人提到了這件事卻被告知範春曾經是他的高中同學。
友人表示:&ldo;那是一個怪人,過去在學校裡大家都繞著他走,你記不起來也是正常的。都多少年了,突然來一封追悼會邀請函,怕不是索要奠儀吧?&rdo;
呂笑歌雖然也覺得奇怪,但念在同學一場,還是決定前去。
這就是影片的第一部 分,很多影評家對胡芽的褒獎就是從這個片頭開始的。不論是這飽含懸唸的破題方式,還是對於色彩的大膽運用都讓人對於整部片子的野心倍感深刻。而後,鏡頭一轉便來到了追悼會。鮮明的亮色充斥了這一段畫面,呂笑歌站在範春的靈堂裡,看著相片上的男人心裡直犯嘀咕。明明連不記得自己的高中同學都邀請了,事實上來參加範春追悼會的不過寥寥四人,其中包括了一名容顏嬌美的疑似遺孀,一名頻頻用手絹擦拭眼睛的老婦人,一名油頭粉面的中年男子,還有一名一臉正氣白髮蒼蒼的老先生。
呂笑歌並不認識這四個人,但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個人看到他時都露出了奇怪的表情,甚至有人的表情看起來有一些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