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夜讀飛雲(第1/4 頁)
18.夜讀飛雲
當有人提心吊膽,夜不能寐的時候,蘇元貞卻捧著厚厚的《飛雲縣誌》讀得津津有味。
飛雲縣位於清雲江下游,歷史悠久,建置久遠,早在東漢和帝永元年便已建縣。
之後,幾經更替,數次分合,在民國年間,因其境內的白虎山常年雲霧繚繞,處處飛雲,定名為飛雲縣。
目前的飛雲縣管著八個鄉,七個鎮,一共十五個鄉鎮,一百三十九個行政村一千九百四十二個村民小組。
1932年到1935年間,紅四方面軍在境內設有蘇維埃政府,不知有多少飛雲兒女加入了紅軍,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塊神奇壯麗的土地是紅軍的故鄉,是英雄的土地。當年蘇維埃政府被毀,共有8萬紅軍從這裡走向延安,為新中國的誕生付出了鮮血和生命。
境內的白虎山,最高海拔2983米,最低海拔只有189米,由於山脈落差大,立體性氣候十分明顯,無論是動植物,還是礦產資源都十分豐富。
秀麗的風光,溼潤的氣候,養育了有名的飛雲大葉茶,在清朝以前,飛雲大葉茶只作為皇室貢品,供皇家享用。新中國成立後,飛雲大葉茶香飄萬里,曾在地國際茶葉大賽上榮獲金獎。
甜蜜的荔枝也是飛雲縣的特產,在低海拔的河壩地區,種滿了妃子笑荔枝,但由於技術原因,產量相對較低,還沒有打出品牌和市場。
……
她讀著讀著,就憶起了自己四年前第一次到飛雲縣來出差時的情形。
那次,她第一次見到白虎山,內心就對白虎山產生了崇敬與畏懼。
車子剛駛進白虎山,她就被白虎山的氣勢所懾服了。
那天他們從半山上觀賞白虎山,當陡峭的山峰和交錯的溝壑起伏在眼前的時候,這連綿千里的白虎山,就如同堆積的千層海浪,那一望無際的綠色順著山脊,從這邊鋪滿了那邊。
汽車繞著盤山路行走,她舉目望雲,目之所及全部是山:大山,小山,氣勢雄偉的山,玲瓏秀氣的山,群峰環抱、眾星拱月的山,一峰獨秀、卓爾不凡的山,大山接小山,小山靠大山……
“白虎山究竟有多少山峰呢?”她好奇地問道。
沒有人能回答得出來,因為山實在太多了。
順著逶迤的群山看去,一條條蛇一樣的小路閃現在山林中,那就是白虎山居民千年來用兩條腿踏出的,那些小路帶著他們的希望一直延伸到看不見的遠方。
這些沒有盡頭的小路,時不時會傳來高亢激越的“喲嗬——嗬-——嗬嗬嗬——”的喊聲。
那喊聲十分嘹亮,讓群山震盪,萬壑回應,抑揚頓挫,驚心動魄。
她順著喊聲看去,終於發現了在那蜿蜒伸展的小路盡頭,有幾雙赤著的大腳,在那小路上快步行走。
他們的背上揹負著的背籮,裝著小山似的金黃的玉米 ,那就是他們吃了一輩子的糧食,她的目光隨他們遠去,看見他們消失在雲端裡。
在一彎油亮光滑的水田裡,她看見了一位耕耘的老人。
他頭上變色的頭帕,身上古銅色的面板,手臂上畢露的青筋,還有那頭同樣笨重得油光水滑的水牛,以及他耕田時翻起的那嘩啦作響的聲音,讓她覺得時間彷彿倒流了幾個世紀,讓她到了個農耕的朝代。
在耕田的老人旁邊,一位扶田梗的婦人和她那把在陽光下閃著銀輝的月亮鋤給她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她實在不敢相信,在這樣落後的農村,這樣純樸的鄉里,還會滋生著腐敗,還會有人握著手中的實權,剝奪屬於這塊土地的希望。
那一次,他們是去飛雲縣帶人的,那位被帶走的領導是縣裡的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