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你不肯投降,只有強攻了!(第1/2 頁)
就在浙江巡撫王有齡焦頭爛額之際。
手下人這個時候卻突然送上來一封信件,交給王有齡:
“”大人有信“”
“”這是城外長毛賊李秀成派人送來的信,請您過目“”。
王有齡一聽,覺得不可思議:
“”怎麼?長毛給我送信,拿來我看看,他們想幹嘛?“”
王有齡一把接過信件,信件上的蠟燭保持的很完整,他猛的一瞅將蠟封的扯開,開啟一看 ,認真看了起來。
一旁的軍師,幕僚們旁邊瞪大個眼睛,看著巡撫王王有齡,都想從這封信中窺探個一二出來。
王有齡看過信後,把信放在桌子上,回頭看向眾人,眾人皆是期盼的眼光。
王有齡到現在還沒有忘記滿人瑞昌將軍不肯幫忙的那驕傲的態度,氣憤的說:
“”媽的,這個瑞昌不肯幫忙,現在太平長毛李秀成寫信勸我們投降“”
“”說只要我們投降,可以保性命,還可以攜帶家眷離去“”?
“”我倒覺得李秀成這個敵人比瑞昌這個自己人仁義“”
眾人一聽,紛紛議論:
“”是李秀成勸大家投降啊“”
“”這長毛賊還夠仁義的“”
“”長毛的話大家不要信,有可能是騙咱們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以為巡撫王有齡要投降李秀成呢!
可投降是個大事兒,沒人敢附和,大家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最後都把目光集中在浙江巡撫王有齡的身上。
王有齡這個人是很有骨氣的,“”投降“”這兩個字兒對他這個朝廷官員來說是一個恥辱,所以他想都沒想,對眾人說:
“”投降?這事兒沒門兒!!!“”
“”城破之日,我身為朝廷命官,只能躺著出杭州,絕不會站著出杭州“”
“”還有,你們跟隨與我誰若投降,直接按照大清律例,斬殺“”。
。
這時人群中有人呼了一聲:
“”巡撫大人,瑞昌將軍不肯幫忙,人咱們還有,可糧草已經耗盡“”
“”咱們如何防守?士兵們總不能餓著肚子打仗吧“”
王有齡想了想,又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這身官服,突然回想唏噓起來。
自己17歲,跟隨父親去雲南協助文書政務,
後來在道光皇帝十四年在父親的幫助下“”報捐“”了一個鹽大使,獲得了一個候補職位,才進入官途。
可能不懂歷史的人不知道“”報捐“”是什麼意思?
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花錢買官。
清朝末年財政枯竭,朝廷自己都沒錢用
有錢人都想當官,過一把官癮,所以朝廷賣官,有錢人買官,大家就這樣達成默契交易。
不過那個時候,一般花錢買來的官,都是用於地方上的治理,並不能管理軍事,更不能領兵打仗。
但是太平天國時期,隨著各地戰亂,人才盡失,朝廷不得不讓地方官出來領兵保衛地方。
花錢買官這個事兒是不公平的,特別是對窮苦讀書人是非常不公平的。
許多窮苦百姓的孩子透過日夜刻苦的學習,去朝廷考試,中秀才,中舉人,中進士,花了十幾年的努力,好不容易當上官。
結果一當官才發現,自己的終點,不過是有錢人家孩子的。
有句話叫什麼來著?條條道路通羅馬,結果有的人就生在羅馬!
太平天國洪秀全就是因為讀了十幾年書考不上官,被迫造反。
道光十九年由吏部簽發,王有齡前往浙江前往新昌縣縣令,到任兩個月就審理了100多起案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