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頁(第1/2 頁)
從出生年月日上來看,很明顯兩個人把一些身份資料潦草地互相跟換了。
如果是個土生土長在中國的孩子,這麼隨便地做身份檔案肯定會漏洞百出,但剛好這兩個人一個是加拿大國籍一個是瑞典國籍,全部換成中國國籍後,檔案資料就像是初生的嬰兒一片空白,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陳月洲繼續向後翻,結果更加懵逼了。
所有內容都把話說到一半……這個蘇志恆是想做什麼?
思考了片刻,陳月洲忽然想起來什麼似的,繼續翻著檔案後方足足還有七十頁的資料。
從端琰回國後經歷採訪每一次的表現和反應的報紙剪輯、端琰考入警校的成績和表現、端琰在市局的工作情況、端琰以個人身份介入了什麼事和調查了什麼事、端琰出門旅行去過哪裡、端琰和誰結了婚做了什麼……
這一刻,陳月洲覺得自己好像明白了‐‐
江陳輝案件爆發後,端琰經歷過幾乎一年的媒體&ldo;虐待&rdo;,雖然事後媒體因為斥責而銷聲匿跡,但他從未真正意義上擺脫過別人的視奸。
監視他的人甚至可能都不是和當年事情有關的人,也許只是一個旁觀了一切、等著炸彈的炸藥量越來越多、等著某天引爆的人而已。
政治上的事,總是今天這位大佬風光無限為國為民,明天另一位大佬上臺就揭發上個大佬一堆這個那個,等下個大佬上臺又會為第一個大佬平反,等再下一個大佬上臺又會說第一個和第三個是真正的陰謀論……
反正永遠都是張養浩那句有名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到頭來,老百姓管你誰對誰錯誰好誰壞呢,誰上臺發的工資多,誰就最棒棒了。
兩個小時後,陳月洲終於明白了這份沒有提出任何要求的檔案的意義。
‐‐蘇志恆是希望自己把端琰的真實身份炸了。
端琰的身份已經變成了除了當年搞事情的人和他自己以外無人知道的謎,誰知道真相說出來就會顯得誰有問題,到頭來,還是枕邊人說了最合適。
一旦端琰的真實身份爆炸,蘇志恆一定會搞一波扇風點火,趁著上官澤事件沒有衰弱,對某些大佬們再進行一波地圖炮轟炸,說不定能五連絕世一波帶走。
陳月洲不由地開始盤算起自己的身份:如果這麼做了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消滅的物件?如果不這麼做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被消滅的物件?
做了吧……自己就是實話實說而已,聯絡自己的那個蘇志恆自己也不認識,完全就是個局外人,應該不會被消滅;不做吧……消滅自己一個小人物也沒意思啊?哦對了,自己拿了那傢伙三十萬呢,萬一被這筆錢陰了就不太好了。
果然還是做比較保命,而且理所應當有了三十萬,端琰的遺產也都是自己的,這對任務所謂的&ldo;走向人身巔峰&rdo;很有幫助……
最關鍵的是,一旦有大佬利用端琰興風作浪,就意味著端琰又要再一次被推向颱風眼,再一次被天下人所視奸。
並且,這一次,和十五歲那年完全不一樣。
十五歲時候的端琰,作為英雄的兒子,輿論可憐他、同情他、關懷他和憐憫他;二十七歲時候的端琰,作為自私的母親的兒子,輿論……會怎麼樣評論他的母親,又會怎麼樣評論欺騙了大眾十多年的他?
享受了十多年江陳輝兒子身份的他,眾人將他此刻捧得多高,就會踩得多矮。
他會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