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壕無人性(第1/2 頁)
快樂時光終歸是短暫的,次日、也就是十月的最後一天,楊楨令周長風與嚴辰武二人隨同前往大都督府。
“此次所謂何事啊?需要帶些物什嗎?”嚴辰武不解地問道。
“兵棋推演。”楊楨回答得很簡練。
幾人隨即乘車自修習班所在的海軍辦事處出發了,一會兒便到了。
如果說兵部官署在許多方面仍有古色古香之味的話,那麼大都督府的官署就顯得“現代化”許多了——呈長方體,高六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雙坡屋頂的傾角很小、近乎水平,使用鍍鋅鋼板製成的金屬瓦片。
當然在許多細節上也不乏華風夏韻,比如屋簷的封火山牆,以及中式回紋、萬字紋的窗欞。
跨過門檻,坐電梯上三層,幾人左轉右拐以後邁入了一個寬敞的大廳堂。
中間是一個很大的長桌,長寬約莫幾米,上邊擺著沙盤,六、七個參謀正圍著它擺弄著,兩名上校和一名准將則在議論。
這次的兵棋推演不出周長風的意料,那巨大的沙盤是1:150萬的南洋地區的,非常之詳盡,地形起伏等方面都很精緻。
“……我都快忘了,這是今年第幾回了?”
“我也不記得了,四、五回了吧?這資料統計起來實在麻煩。”
兩名參謀一邊嘀咕一邊拿著六個小盒子走了過來,開啟以後可見裡邊的一支支藍、紅色的小三角旗,還有一些方形的小方塊。
楊楨看向了周長風與嚴辰武,撫須笑道:“如何?第一回見吧?這是我國朝最齊全的戰略推演之處,這樣的戰役級沙盤…統共有十幾處。”
對一個廣大地區的軍事行動肯定是戰役級的,除了南洋地區以外,大都督府參謀處這兒還有本土的、西伯利亞的、中亞的、東瀛列島的等等。
有戰役級的自然也有戰術級的,這主要是針對一些關鍵的戰略要地或城市,譬如新加坡、舊港、上海、巴達維亞、珍珠港、舊金山。
楊楨揮了揮手,令道:“撤掉,換巴丹要塞區的來。”
“是。”周圍的參謀們都齊聲應了。
少頃,在幾人合力搬走了那巨大的沙盤以後,一個新的沙盤又被搬來了桌上。
這是有關巴丹要塞區和科雷吉多要塞區的,這二者是美國於菲律賓的重要基地。
巴丹半島地處呂宋島西南,馬尼拉港在海灣東部,此地的控制與否決定了能否利用馬尼拉港這一重要地點,進而以之作為屏障,保護未來攻奪下來的荷屬東印杜的東北方側翼。
顯然,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美國人不可能輕忽。
巴丹要塞實際上是一片以少量永備工事和大量半永久工事所組成的預設防線,戰時可以容納大量部隊於此長期駐守,同時繼續挖掘、佈置新的野戰工事,進行縱深防禦。
而科雷吉多要塞才更符合固有印象中的“要塞”一詞,它是基於一座島嶼而建成的,長約56㎞、寬約24㎞,地處馬尼拉灣的入口處,與巴丹半島隔海相望。
如此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肯定是兵家必爭之地。
美國人在科雷吉多島上大量挖掘地下隧道,並沿著海岸線修建了許多火力強大的岸防炮陣地,還建造有大量的鋼筋混凝土永備工事與堅固支撐點。
【科雷吉多要塞】
這時,一名小個子的少校參謀拿著一根指揮棒走了過來,介紹道:
“請看,此島上常駐有一個岸防炮團、一個防空炮團,還有一些殖民地警備單位。不過在戰時,恐怕不消多久,這兒就能重兵雲集了。”
“在之後的推演中,我們假定它又新增了兩個團級的步兵單位,不含炮兵統共六千兵力。火力配置為二十個預設炮兵陣地,二十四門75公厘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