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登陸火力支援艦的構想(第1/2 頁)
嚴辰武對周長風的第一印象很不錯,蠻符合他的想象。同時他也相當好奇這傢伙是如何得到青眼的,真才實學有多少?
倒不是輕蔑和嫉妒,只是嚴辰武對自己也充滿信心,身為勳貴後裔的他理論上很適合投身於海軍這樣的貴族兵種吧?但是他不喜歡,他覺得只有與敵人近距離接觸的戰鬥才是最考驗人心與意志的,而他恰恰喜歡那種氛圍。
雖然許多人都對他的選擇表示不屑與不理解——當艦長指揮萬噸鉅艦不好麼?去做步兵指揮官簡直是自討苦吃。然而他仍然堅持了初心,他麾下的、駐防於舟山的第六營長期以來都代表了大明海軍陸戰隊風紀與素質的最高水平。
因此嚴辰武認為自己能升任新建的陸戰團的團長是理所應當的,至於另一人的人選,他自然也要拿來與自己做做比較。
他叉手行禮,正色道:“在下嚴辰武,字宇英,這些時日來多有聽聞你的大名,今日得見果然不同尋常,幸會。”
周長風向他回禮,並禮貌地打了招呼,然後你一言我一語地閒談了起來。
也就十來句話的工夫,周長風與謝萬誠就已經對他有了初步印象——長臉濃眉,眼睛炯炯有神,由內而外給人一種陽剛之感,但是言辭與舉手投足間卻又有一絲若有若無的高傲?
不對,與其說是高傲,不如說是特別的自信?
這種自信估摸著一來是因為出身好、二來是由於他自己的確有本事有成績。
總之,和這個傢伙相處不能說很糟糕吧,只能說有些不自在和小別扭。
等登記完畢之後,眾人便被帶去了那主樓一層的正廳。
全權負責修習班的提督府僉事名曰楊楨,一身墨綠色常服的他穩步走了過來。
他掃視了一圈在場的軍官們,開口道:“軍為國之根本、將為國之重器,我就不長篇大論了,諸位多為才俊,不過此番前來絕不可輕忽,登陸作戰並非易事,若無系統學習,豈能有效指揮陸戰隊?”
大家一齊朗聲稱是,一群青年軍官的精氣神能差到哪去?
稍後,具體的課程安排也被髮了下來,統共四十節課,時長為兩個月。
修習班並非正規的軍事學院,所以沒有要求封閉式管理,每天只需按時過來上課即可。當然,這是自願選擇的,想留宿也可以。
即使只是一箇中等規模的辦事處,但它畢竟是海軍名下的,因此各方面的保障都相當完善。
清湯麵、臊子面、白粥、雞蛋羹、涼拌牛肉、發糕、葡萄酒、香菸等等,這還只是早餐罷了,雖然菜餚都很普通,然而製作得卻非常精良,至少比陸軍要好不少。
在混三旅駐地中,即使是軍官食堂也只有少量菜餚會單獨做,大部分菜餚都是用那種大鐵鍋炒出來的,自然難以把控火候與滋味。
除此之外,在這個辦事處還有一個各類書籍頗多的藏書閣。
這些條件綜合在一起,讓周長風一下子就沒了每天早上來、下午走的想法了。
海軍被稱為貴族兵種不是沒有道理的,且不提西方,在歷史上即使是窮逼的日子海軍,其伙食同比於陸軍也要好上太多,海軍士兵早餐為大米飯、醬菜、味增湯;午餐則是豬排、咖哩牛肉、魚、壽司等等。
在西化之時,師從英國的日子海軍在這方面的也全盤學來了,每天就餐的時候,海軍的軍樂隊都會演奏古典音樂或歐美流行音樂。即使在大戰後期,受封鎖的列島物資匱乏,許多人食不果腹,海軍的伙食標準依然很高。
而大明海軍在這方面自然是不屑的,學戰術方法、學組織模式、學科學技術就足夠了,其餘的如果也搬過來,那怎麼能行?
由於沒有經歷過屢戰屢敗乃至被瓜分的絕望時期,明人的傲骨與自尊心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