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炮艇機初測(第1/2 頁)
大概是覺得周長風這人不擺架子,這名上尉便故意賣了個關子,說是等會開飯的時候就知道了。
戰列艦的生活區的裝潢之典雅精緻讓周長風相當驚奇——地上鋪著硃紅色或橙黃色的毛氈或毛毯,艙壁塗著米白色的漆,牆裙是萬字紋或水波紋的柚木質地的,每隔幾步就能見著一幅掛著的字畫。
“這回可真成劉姥姥進大觀園了。”眼花繚亂的周長風禁不住如是感慨道。
劉姥姥是誰?大觀園又是哪?
漢語的博大精深在此刻體現的淋漓盡致,雖然上尉不知道這句歇後語,然而卻能準確無誤的領會他的意思。
“國之重器,許多時候要長期巡弋四海八方,裝潢得大氣雅緻一些也有助於維持士氣嘛。”
“再說了,這船上的炮啊、引擎啊,每一樣都貴著呢,與之相比,這些裝潢都不值幾個錢。”
“確實有道理。”正在審視著一副山水畫的周長風點頭表示認同。
有意思的是,後明沒有石頭記、紅樓夢,然而卻有同為文學經典的《紅樓記》,二者內容不大一樣,但由於描繪的也是富貴人家,因而也冠以“紅樓”二字。
白居易在《秦中吟十首》中有「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之句,所以人們用紅樓表示大家閨秀所住的閣樓。
傍晚六點是理論上的晚飯時間,幾乎是掐著點來的,在這之前各個廚艙就都已經準備好了豐盛的晚飯。
但是因為艦上人數有一千五百餘人之多,廚艙無法一下子供應這麼多人吃飯,所以士兵們是輪換著吃飯的,每一班兩刻鐘,取完餐吃完就走人。
不過取餐肯定是要排隊的,離開時交還餐具也要時間,所以實際上也就一刻多鐘能吃飯。雖然沒法悠哉悠哉地享受用餐時光,但也不算倉促。
軍官人數少,自然無需如此。
“時候到了,打鈴,放飯!”
叮鈴叮鈴的鈴聲響徹全艦,但是相比起戰鬥警報,這個鈴聲就要溫和許多了。
來到軍官餐廳的周長風雖然早有心理準備,然而還是被這兒的條件之優越而震驚到了。
軍官餐廳用的是黑檀木的雕花桌子、鐫刻著各種圖案的椅子,白釉瓷盤和瓷碗,筷子則是銀銅合金的;吊燈也都是淺黃色的暖光,讓人相當有食慾。
一溜兒的六仙桌,每桌都是六菜二湯。
牛肉貢丸、辣子雞、紅悶蹄膀、麻婆豆腐、油燜筍尖、白斬雞,還有冬瓜玉米湯和豆腐排骨湯。
是,確實都只是常見的普通菜式,不是啥山珍海味,可隨便一頓晚飯都是這種規格,這也太壕了。
更別說晚飯過後還有點心和水果了,至少周長風吃上了草莓。
“要存放這麼多蔬菜水果,本艦冷庫應該很大吧?”
事實上龍朔號的冷庫容積超過150,儲存著各種預先切成塊了的肉類、蛋類、魚類、乳品,以及各式各樣的蔬菜和水果;此外還儲存有大量的酒品,據說有幾十噸之多,綿竹大麴、桂林小曲、黃酒、啤酒、葡萄酒、威士忌酒、朗姆酒應有盡有。
共同用餐的軍官們倒是沒嫌棄鄉巴佬進城的周長風,相反,大家還特地把話題往與之有關的方面去引。
比如登陸作戰時戰列艦該如何有效支援,停進停遠的時機該如何取捨、如何跟登陸單位更流暢的聯絡等等。
當晚臨走前,周長風在艦上的郵政處蓋了個郵戳,接著又去小賣部買了個紀念章,這才離艦。
由於是在人手和裝置充足的基地,因而地勤和工程師們的效率相當高。
截止晚上就已經完成了對左艙壁的切割,並開始在機艙內部劃線預留軌道和焊點。
這架三二式水上飛機的左側被整齊地切開了一個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