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代號;成軍(第1/2 頁)
光是陸戰隊本應有的伙食標準還沒完,周長風又向兵部海軍處提交了申請,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再額外撥發伙食補貼,每人每天加三分錢,提高到每天022圓。
“這會不會不太好?咱們這伙食是獨一份,如此出頭…怕人嫉妒啊,。”姚良川對此表示擔憂。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謝萬誠則滿不在乎地回道:“嫉妒?讓眼紅的傢伙看看咱們的操練規範,也是獨一份,誰想試試?”
周長風自然也毫不擔心,畢完全不講道理的人畢竟是極少數,如果真有人質疑,那直接把訓練條令甩他臉上。
由於搶灘登陸的性質特殊,官兵們很可能要泅渡或者涉水上岸,而這是極為耗費體力的,因此在專供本單位使用的臨時試行訓練條令中,周長風給標準的體能訓練標準又加了量。
且不提別的,單單是五千米輕裝泅渡和五百米全副武裝四十斤泅渡這兩個專案就足夠讓人望而生畏和閉嘴了。
不過因為現在天寒地凍的,泅渡訓練尚未開展,得等明年開春以後再進行。
然而即使是佇列訓練和其它的常規體能訓練也足夠把士兵們折騰得精疲力盡了,現在陸戰一團上下最害怕的就是周長風坐著的那輛挎鬥摩托車。
當那熟悉的轟鳴聲傳來時,大機率是沒好事的,動不動就是“再來一遍”與“加量”之類的話。
也幸好有充裕的資金用於採購食材,否則,倘若不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只靠吃米飯、饅頭、麵條之類的碳水化合物的話,如此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會讓身體吃不消的,大大影響健康。
除此之外至關重要的是,在思慮與權衡以後,周長風決定對本單位內部財政開支實施透明管理,這一舉措雖然起初讓許多軍官大為驚訝,但是最終還是施行下來了。
從無到有組建一支部隊存在諸多的難處,但相應的也有好處,好處就在於這個單位是一張白紙,沒有長久的、難以抹除的痼疾和陋習。
試想如果調任到了一支積弊已久的部隊,即使周長風再怎麼雷厲風行,恐怕最終效果也不會有多好,甚至還會被合起夥來排擠。
在內部管理和風紀這方面,他非常謹慎,隔三差五開一次官兵集體大會、施行財政開支公開,這差不多就到頭了。
再深入一些的、諸如士兵委員會這一類就太冒險了,不太可能被如今的大明所容許。
當然也不排除大家都睜隻眼閉隻眼的可能性,但顯然犯不著那麼“招搖”得與眾不同。
十一月二十八日,凌晨五時三十分。
寒冷的西北風裹挾著長江的溼冷潮氣呼嘯著,天還未亮,江心洲的陸戰一團駐地就已經一如既往的忙碌了起來。
時隔多日,周長風今天專門讓全團官兵集合於大校場,然後宣佈了一樁重要的事。
“根據兵部的訊息,咱們的代號還沒敲定,軍旗也織好了,但就等著確定代號以後繡上去了。”
“‘寧武’、‘騰驤’、‘蟠龍’,統共有三個可選,今天各自討論一下,現在統計,票多的那個就是咱們團的代號了。”
明軍的這個習慣不知從何而來,眾說紛紜,反正陸軍各師、各旅都有自己的代號。
以混三旅為例,其番號為禁衛第三混成旅,編號為甲字一一三一部隊,代號為豹韜。
但是團級單位也有代號?這倒是頭一回的新鮮事,也從側面印證了這兩個陸戰團以後必然要擴編。
可以說士兵們是非常新奇的,這部隊代號居然還能由自己做主?這種以往不常見的被尊重之感讓他們很是欣然。
在分發投票和計票的時候,軍官們也聚在一起議論個不停。
對此,朱立鑠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得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