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艱苦的潛艇兵(第1/2 頁)
但作為開山之作,二六式坦克存在許多的弊病和不合理之處,因此產量不多,只有約二百多輛。
真正大量裝備明軍的是三一式坦克,同樣由燕京國立第一重型機械公司(簡稱一機公司)出品。
底盤和炮塔在外形上大作調整,車內空間更為寬敞,戰鬥全重增加至93噸,三人車組,換用了115匹馬力六缸風冷汽油機,正面裝甲提升至20㎜,武器配置沿用一門384㎜短身管火炮和兩挺機槍,公路最大速度可達到36㎞/h。
當時一機公司還進口了三輛名聲在外的英國維克斯ke坦克,這是一種優秀的戰間期坦克,如果計入世界各國獲得授權後總產量,那麼前後多達一萬餘輛,是當時全世界最普遍的坦克。
【維克斯ke輕型坦克】
一機公司本意是看看有無可參考之處,但在測評以後認為除了懸掛系統之外沒有亮點,於是不予改動。最終只是借鑑了維克斯公司開發的平衡式懸掛,廉價、耐用,效費比很可觀。
就綜合效能來看,三一式坦克和其改進型號可以說達到了三十年代的一流水平。
同期的t-26輕型坦克,全重105噸,三人車組,90匹馬力汽油機,裝甲厚度15㎜,武器配置為一門45㎜長身管火炮和兩挺機槍,最大速度30㎞/h。
t-26是一個典型的偏科生,它在火力上非常兇猛,在絕大多數國家的坦克只裝備37㎜級別的火炮時,它已經率先用上了45㎜火炮。
而今林羲之所以把二六式和三一式都並稱為“老舊”,自然是因為新型戰車已經在試驗並準備組織投產了。
試製三六式游擊戰車的四輛原型車已經在山東萊州試驗場完成了初步測評,差強人意,只需稍作修改即可投產,陸軍計劃第一筆訂單就下單了二百輛。
同時,重型的攻堅戰車也正在研發中,武漢揚越汽車公司和燕京國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都拿出了各種的設計方案,目前正在準備製造原型車。
不過最終花落誰家還不得而知,就看誰能以後在萊州試驗場上略勝一籌了。
八月初七,據日月社駐馬德里報道,西班牙國民軍攻陷了伊比利亞半島西南部的巴達霍斯,並揮起屠刀,至少四千人慘遭屠戮。
這是一座古已有之的城市,是西班牙到葡萄牙的關鍵要地,進出口貿易繁榮,築有稜堡、護城河,也許在古代它固若金湯,然而如今卻被國民軍輕鬆攻陷。
在城中的託羅斯廣場,上千平民被驅趕到此,然後被國民軍用機槍屠戮一空;同時,據說有兩名大明商人和四名隨從也被搶劫並殺害?
儘管身處潛艇之中,然而這兒並非與世隔絕之地,水兵們仍然可以接收到許多頻率的電波訊號。
短波通訊電臺一般只在水面航行狀態使用,而長波通訊電臺則可以在水下潛航時使用,因為短波無法深入水面以下。
長波的特點在於傳輸距離相當遠,訊號衰減很小,可以穿透岩層和海水,因此適用於大洋上的遠端通訊,但由於頻率低,所以攜帶資訊量非常小,1kb的資料可能要花十幾分鍾才能傳送完畢。
超長波通訊則更為誇張,一分鐘只能傳輸1-2bit的資料,而眾所周知一個英文字母為8bit,所以美國人通常以每十五分鐘傳送三個英文字母的組合來進行最基本的情況彙報。
對於西班牙發生的內戰,士兵們一點兒也不在乎,在國族主義比較高漲的如今,有些人甚至拍手稱快。
大部分人對於巴達霍斯中殞命的四千餘西班牙平民沒有同情心,相反,他們更在乎那幾名遇害的大明商人。
“這什麼西班牙也是自作孽,幾百年前盛極一時,之後就衰落得不可收拾。”
“呂宋一地,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