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木柴費(第1/2 頁)
時光飛逝,馬坤轉眼念初中了。 九香中學,設在九香鎮中心。從馬山村過去,約有十六七里路,步行將近要兩個小時。 去鎮上,已開通公路,有單向車道的公路接上縣道,只是繞縣道那邊去學校,足足兜了一個大圈。再個,那時候村裡人鮮有人擁有汽車。 村裡的學生幾乎都選擇步行上學,不過都在學校內宿,週末才回家。有師兄說過,要順利完成三年初中學業,這條路,大家要走一百二十趟。 在暑假的時候,楊梅已為馬坤買好了鞋子,回力牌山路專用版。只是,收到中學的繳費通知書時,楊梅犯了愁。 學費兩百二,但所謂的雜費——木柴費,竟然比學費還貴,單獨就要三百五十元。 這一下五百多元的支出,對楊梅這樣的家庭來說,並不輕鬆。 原本家裡存款就不多,還指望著家裡的二師兄可以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無奈,七月份時村裡發的那場豬瘟,它也壯烈犧牲了。不要說賣錢,連一塊豬頭肉都沒有吃上。 楊梅把學費的錢交給馬坤,讓他跟老師商量,雜費是否能夠緩緩。馬坤心疼母親,一邊默許點頭,一邊用雙手鄭重地接過了錢。 他覺得在這個用錢學知識的年代,花了錢,不認真讀書,那是一種罪過。 新生入學那天,人山人海。 家長學生,大包小包,好不熱鬧。 馬坤與曾留等幾位馬山的同學,一起到校。到了學校後,馬坤找個藉口,故意避開了他們,他不想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窘迫。 曾留他們跟所有新生一樣,報了名,然後去了剛分配到的宿舍。 馬坤見報名處,排隊的人逐漸減少,他這才上前。 輪到馬坤時,一個帶著眼鏡的女老師招呼了馬坤。後來馬坤知道,此老師姓牛,是剛畢業的師範生。 牛老師簡單地跟馬坤核對了資料,道:“馬坤同學,總繳費五百七。” “老師,我先交學費。”馬坤當然知道這個數目,他只是試探了一下牛老師的口風。 “馬坤同學,請問你是走讀生嗎?走讀生要排那條隊的。” 馬坤卻不知道如何開口,他是必須要內宿的。他只能先閃到一邊,再想辦法。 可還有什麼辦法呢?要是有,也不會等到今天才來想了。 時間慢慢過去,報名處的兩條佇列越來越少人,最後沒人了。 馬坤又走了過去,牛老師見到他欲言又止的樣子,問道:“同學,你還沒繳費嗎?” “老師,我要內宿的,只是我沒帶夠錢。”馬坤鼓起了勇氣,輕聲地說道。 牛老師看著眼前這個靦腆的的少年,表現出一副愛莫能助的樣子,道:“你沒收到新生入學通知書嗎?” “是我家裡……” 女老師瞬間明白,在這九香鎮,馬坤的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從小升初的升學率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你是哪個村的?” “馬山村。” “那是不可能走讀的了,你家長沒來嗎?你這種情況有點特殊哦。” ”我媽她今天剛好有點事,沒來呢。” ”這樣吧,我去叫張老師過來,他是你們一班的班主任,你稍等一下啊。”說完,牛老師走了出去。 過了一會,一箇中等個子、帶著黑框眼鏡、臉蛋略顯稚氣的青年人出現在馬坤的面前。 而這位老師的出現,是馬坤人生路上的第一盞明燈,指引著他如何在黑暗中前行…… 張老師簡單地瞭解下馬坤的情況,他叫馬坤先不用著急繳學費。他現在有急事要處理,下午再來找他。 張老師還調侃,開學第一天,實在太忙了,連尿都沒有拉過。 牛老師笑張老師,你身體沒問題,那是因為你忙的沒時間喝水。 兩位老師開著玩笑,馬坤卻沒有心思聽,他的心還是忐忑不安。 接著,馬坤等了好久,他左顧右盼,也沒見到張老師回來。他真怕張老師忙的忘記此事了。 差不多到了午飯時間,見牛老師還沒走。他走了過去,跟牛老師聊了起來。 “老師,請問柴木費三百五十元,為什麼會這麼多,比學費還貴?” “同學,蒸飯要燒柴,洗澡水要燒柴,熱水也要燒柴,一學期下來,這個費用還不夠。聽說學校還要貼不少錢呢。” “既然說是柴木費,那是否也可以不交錢,只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