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 > 第8部分

第8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乒乓:師承張藏獒續寫國乒榮耀網王之幸村精市的小網友超厲害的前世不知老婆好,重生糾纏要抱抱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崩鐵,鏡流師弟的我加入屠神組超氣人影帝不為人知的那些年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殺瘋了快穿之炮灰逆襲上位霍格沃茨的遠古惡魔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家有邪神初長成變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賣核彈籃球夢之揮手之間全息網遊:擁有神器後我職業全能賽馬娘:走向世界的光雙對比:海王小智,全世界麻了!我的番茄日常病弱幼崽?不,是世界天災!全球遊戲,變成Boss虐瘋玩家

現現代化的歷史程序中,幾經挫折,如洋務運動的失敗,維新變法的流產,以及辛亥革命僅僅革掉了一塊“皇帝萬歲萬萬歲的龍牌”(魯迅語)的現狀,使許多人由興奮到失望、彷徨,進而為新的追求而吶喊,於是產生了五四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首先“新”在知識分子的思想與精神狀態有了新的變化。從最初的“器物上感覺不足”,到“從制度上感覺不足”,進而“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認識到不清算舊的傳統文化中的弊端,不開啟束縛人們幾千年的精神枷鎖,解放思想,促進全社會民眾的覺醒,任何器物的改良和政治的改革,都是無法實現的,“打倒孔家店”的呼聲應運而生。有些急進的知識分子如李大釗,五四運動前就向社會呼籲:“要想把現代的新文明,從根底輸到社會里面,非把知識階級與勞工階級打成一片不可” 。

其次,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高舉起“科學”與“民主”這兩面大旗。陳獨秀於1915年9月發表的《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國人慾脫矇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並重”,據此提出新人的六條標準:“(一)自由的而非奴隸的”;“(二)進步的而非保守的”;“(三)進取的而非退隱的”;“(四)世界的而非鎖國的”;“(五)實利的而非虛文的”;“(六)科學的而非想象的”。1919年1月,陳獨秀又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中進一步表示:“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德先生即民主,賽先生即科學),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為擁護這兩位先生,一切政治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辭”。“科學”與“民主”,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口號,成為五四精神的最重要的內容。

第三,在中國學術界第一次提出並實行“思想自由”、“相容幷包”的方針,1919年3月,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在《致函並附答林琴南君函》中明確宣佈,北京大學“對於學說,仿世界各大學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則,取相容幷包主義”。這一方針反映瞭解放思想、繁榮學術的要求,受到啟蒙者的歡迎,並且推動了思想啟蒙運動的發展。

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曾多次高度評價五四新文化運動,如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指出:“五四運動時期,一班新人物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反對舊教條,提倡科學與民主,這些都是很對的。……是五四時期的一個極大的功績”。他又說:五四以後“一部分人繼承了五四運動的科學和民主精神,並在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加以改造,這就是共產黨人和若干黨外馬克思主義者所做的工作”。可是在建國以後,我們學習和繼承五四運動精神,卻只是強調學生運動的愛國主義,而對五四新文化運動張揚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很少涉及,甚至加以否定。這是為什麼呢?一個基本理由是,它們屬於資產階級思想體系,已經成為社會主義革命物件。

五四新文化運動“新”在那裡?(2)

“科學、民主、自由、平等”作為思想體系,確實有其具體的階級內容。它產生於14—16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興旺於17—18世紀資產階級大革命時代。它是資產階級向封建主義鬥爭的重要思想武器,充分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要求。然而“科學、民主、自由、平等”口號除去階級內容的一方面外,還有它歷史內涵的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思想體系,它還反映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並與之相適應。馬克思曾講過:“交換價值的交換正是一切平等和自由在生產上面的真實基礎。作為純粹的思想,平等和自由不過是交換價值理想化的表現” 。商品經濟的發展,需要自己做主的意識,需要貿易自由,公平競爭,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等等。“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美人老師催眠沉倫記[暮光]光輝之下蝕骨--金唐風流天龍我滿級天師,你讓我進規則怪談?休夫行不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