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第2/4 頁)
楊淑妃這麼做的目的,他也不在乎被人看出來心不在焉,心愛的貓死了,作為一個八歲的孩子來說,如果太冷靜也有點反常。
楊淑妃一直派人密切的關注著李恪,在看到李恪沒有心思看書之後,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吩咐小廚房給李恪煲上湯。
李恪還沒想出什麼,那邊李愔就揉著眼睛跑過來要找三兄玩了。李恪一轉頭就看到李愔的小臉上有一道血痕不由得問道:&ldo;六郎,你的臉怎麼弄的?&rdo;
李愔癟了癟嘴說道:&ldo;貓貓壞。&rdo;
李恪一聽就知道是被那隻貓傷到了,他想……他知道理由了。大概小貓對李愔也不是很喜歡,從這隻貓到了凝雲閣那一天李愔就跟這隻小貓不太合,一人一貓見面就打,小貓太小完全不是李愔的對手,所以很吃了一些虧,李恪就讓綠雲和安平看好小貓和李愔,不要讓他們接觸。
只是沒想到還是沒有防住,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楊淑妃忽然就弄死了那隻貓,畢竟傷到了她的寶貝兒子,她只剩下這麼一個兒子,可以說李愔身邊有任何潛在的危險她都會掐滅。
李恪低頭看著李愔,發現他還在找貓貓的時候,不由得目光冷了冷,俗話說打狗還要看主人,楊淑妃還真把自己當成他娘了?
之後的一些日子,李恪雖然表現的有些不開心卻還是老老實實的該幹嘛幹嘛,貞觀元年的日子過的很快,到了貞觀二年的時候,李世民大手一揮就給兒子們改了封號加了封戶,順便還授予了官職。
而這一次,依舊沒有李愔的份。
第24章
貞觀元年年底,李世民的後宮著實有不少喜事,首先是第八子李貞出生,然後就是長孫皇后又被診出懷有身孕,子孫繁茂的確是件能夠讓李世民開心的事情。
於是李世民一個開心過了年就決定給兒子們增加封戶,當然就算沒有這個理由皇帝要賞賜自己兒子也沒人能夠說的出什麼來。
當然這一次就沒有李承乾什麼事兒了,誰讓他是太子呢?不過這次太子的舅舅也得到了好處。
二年春正月辛丑,尚書右僕射、齊國公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的官職,文散官的最高位階,足以表現出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的榮寵,無論從哪方面看,長孫皇后和李承乾的位置都穩得很。
長孫無忌之後就是給皇子們徙封,徙封漢王李恪為吳王,衛王李泰為越王,楚王李祐為燕王。同時吳王李恪為徐州大都督,越王李泰為揚州大都督,俱未之官。
李恪:等……等等?說好的蜀王和益州大都督呢?現在就被封為吳王了,那是不是以後的徙封他都沒份兒了?
說實話,李恪還是覺得十分摸不到頭腦的,他自認為沒幹過啥,年紀小想幹點啥也不是特別容易的事情,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
但是不得不說,雖然都是正一品的親王,但是從封號和封戶上完全可以看出來受寵程度,坦白講歷史上的李恪其實算不得得寵,從封號就能看出來了,同樣是徙封,李泰是越王,而李恪是蜀王,這些封號都是取自戰國時期的國家,封地如何就看位置如何了。
哪怕後世的蜀地再有什麼天府之國的稱呼,也改變不了它在這個時代人數少耕地少的事實。也就是說在受寵程度上來講,李恪如今完全可以媲美寵冠諸王的李泰了。
雖然有些納悶,不過李恪並沒有什麼不安的感覺,反正他這次的任務又不是矯正歷史,只要別蝴蝶的太過分就好了,在有限的範圍內讓自己過得更好有什麼錯?更何況他記憶之中,貞觀七年大概就要去封地了,到時候天高任鳥飛,他找系統也不用這麼憋屈了。
李恪想得開,但是楊淑妃卻有點想不開了。不得不說,正如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