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5 頁)
懂的套上那身灰色長襦,不知所措地穿上甲衣。
這樣還不算完,呂哲幾乎是目瞪口呆的成了玩偶,除了頭髮不長沒法弄長冠,又是束皮帶又是綁腿,最後皮盔往腦袋一扣,再持戈那麼一站,配合著壯實的大個頭,看去還真有那麼點威風。
長襦不是儒生穿的那種款長袖子看起來風度翩翩的衣服,其實就是一種稍微長一些的短衣。按照古代的說法,便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裡面的那種胡服。
甲衣也只是鑲著極少大小不一的青銅片,這些泛著青光的金屬大小不一,最大的是長八厘米寬三厘米,主要護住心臟之類的要害部位。
至於皮盔?它其實更像是一個皮瓜子,幾乎沒有什麼防禦功能。
大叔看了幾眼好像很滿意的樣子,大吼一句什麼,十分迅捷的跑進茅屋拿了把劍出來。他往呂哲的腰間一陣擺放,然後將劍繫上皮帶,退了兩步,躬身、抱拳、高喝!
“我……我……”呂哲現在算是明白過來了,又是穿甲又是持戈、握劍的,“我……被雷劈的穿越了!”
秦軍兵士,身穿長襦,腰束革帶,下著短褲,腿扎行縢(即裹腿),足登淺履,頭頂右側綰圓形髮髻,手持弓弩、戈、矛等兵器——是為輕兵(輕裝步兵)!xh123
第三章:胡思亂想
華夏曆史淵源流長,領土廣袤,方言多不勝數。
每個朝代一般是將定都的地方,那裡的語言體系作為官方語言,既是所謂的官話。
在溫飽尚且艱難知識不普及的年代,朝廷很難規定治下子民必需學會哪一種語言,這樣一來交流就成了問題。
當然,朝廷的官員們為了自己的前途通常會專門加強一下官話的發音。
幾千年的傳承和延續,不知道有多少種語言消失,又有多少方言經過歷史的沉澱變了腔調和含義。
大叔說的方言其實就是秦朝時期的陝西話,呂哲聽不懂也沒什麼好奇怪。
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呂哲的思緒不斷變換著。在網路發達的年代,經常看網路小說打發時間的他當然知道什麼是穿越,只是一時無法確定罷了。總不能因為大叔拿出這麼一身裝備就斷定是穿越了,說不準大叔還真的是文物販子呢!
如果呂哲對秦朝時期計程車兵裝扮熟悉,他一定能看出自己就是秦時甲士的打扮,可惜的是他僅僅知道一些,太詳細的東西一概無知。好吧,他知道統一中華的第一位皇帝叫秦始皇嬴政……
其實,這位偉大的皇帝,他正式的稱呼並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而應該是贏姓趙氏。嬴姓趙氏,蓋因戰國時期主要是以封土(封邑、食邑)的地名為姓。
後續的發展讓呂哲錯愕不已,軍裝剛剛換上幾乎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就被大叔領著出門,朝東北方向走了大概兩天,期間慢慢會合了不少人,向著同一個方向不斷前行。
路途中並沒有見過什麼大城鎮,經過村莊時也只是進行短暫的停留。
這些村莊一如既往的沒有任何現代氣息,房舍的樣式基本是土牆草舍,富有一些的人家也僅是多了圍起來的籬笆,小園子裡種菜或是養著雞鵝。村民的打扮也只是讓呂哲看著眼熟,只是想不起在哪部歷史連續劇看過。雖然無法相信,但是他總算反應過來了,眼睛裡所看的一切不無在提醒是真的穿越了!
彙集的人大多一身戎裝,那些沒有身穿戎裝的人明顯是為自己的親人送行。
又向西北方走了半個月,等待隊伍大概有七百來人時,呂哲開始有些欲哭無淚了,士兵模樣的人不斷增加,人們臉上的表情既是興奮又是肅殺,這分明是在向某個戰場開拔。
“拜託……我就是一個死跑龍套的,不會打仗啊!”
正確的來說,呂哲是一名校隊籃球隊員,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