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滄海遺珠,大夏皇室儲君之位空懸(第1/2 頁)
就在柳詩詩和程致遠獨處之時。 京城一處佔地極廣的古代建築群,那裡的宮殿四面出廊,金磚鋪地。 屋頂為單簷四角攢尖,屋面覆黃色琉璃瓦,中為銅胎鎏金寶頂。 殿內外簷均飾金龍和璽彩畫,天花為瀝粉貼金圖案。殿內設地屏寶座。 一個身著黑色修身西裝,氣宇軒昂,充滿王者氣息的老者端坐正中。 下手旁則是一位氣質出眾的中年女人。 她的面板如同春雪一般白皙,眉梢微微上揚,流露出高貴傲人的氣息。 身著一襲金色的長裙,優美絕倫的衣著線條更凸顯了她的大國皇后的風範。 “陛下,我昨晚又夢見皇兒了!”。 那老者也雙目垂淚,長嘆一聲道。 “幼娘,朕也想咱的兒子啊? 整整二十二年了,如果咱兒子還活著。 應該有二十五了吧? 你放心,就是窮盡整個帝國的一切力量,朕也會把咱的兒子給找到。” 皇后聽後,心裡稍微平復了一下內心深處的波動。 她作為帝國最為最貴的女人,母儀天下,執掌後宮多年。 自然深知丈夫的難處。 一個偌大的國家需要他管理,她怎麼忍心讓丈夫再去分心尋找兒子之事。 這些年來,丈夫作為帝國的皇帝。 一直沒有在納入新的妃子。 而他們夫妻雖然又生育了不少的孩子,但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公主。 華夏帝國少有女人繼承帝位的。 以至於,朝中大臣紛紛請命,奏立晉王—程明義為皇太弟,以安定人心。 皇家歷來如此,向來重視子嗣綿延。 為此,老太后不止一次的將皇后—蕭觀音叫到了仁壽宮中進行耳提面命。 搞得蕭觀音是心力交瘁。 就在這時,一個宮女稟報道。 “啟稟陛下,諸位大臣在垂拱殿內等候著陛下的示意。” “嗯,讓他們稍等一會。 朕這就過去。” 宮女離去,老皇帝則滿臉憂傷道。 “這群老東西一定是又要催朕立晉王為皇太弟之時。 如今這天下已經是末世之中,他們一個個的還在想著爭權奪利,想著將來來一個從龍之功。” 蕭觀音:“陛下,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雲煙。 他們喜歡,就讓他們去鬧騰吧。 到時候,一起算總賬。” 皇帝:“嗯,皇后說的對。 讓他們使勁蹦躂,只要軍權還在朕的手裡就不怕他們能翻出來什麼浪花。” 蕭觀音:“陛下,讓臣妾為您更衣吧?”。 皇帝:“嗯,好吧! 這都進入現代社會那麼多年了,還要穿那麼麻煩的龍袍,真是煩人的緊。” 蕭觀音笑著說道。 “陛下,這是一種文化傳承。 否則,您和那些西方國家的帝王有何區別? 我堂堂華夏之國,怎麼能被他們所同化了。 要同化也是咱們同化他們才對。” 半個小時後。 程明仁身著一身五爪金龍的龍袍,明黃色的長袍上繡著滄海龍騰的圖案。 袍角那洶湧的金色波濤下,衣袖被風帶著擺動。 他端坐在金鑾殿上,身邊是百官朝拜,背後是威武的皇宮侍衛,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權威。 “陛下,如今身處末世,天下動盪不安。 當早立皇儲以安人心。” 在這大殿之中,為首的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出列奏道。 此人乃是晉王程明義的老丈人,帝國的右相—司馬不易。 隨著司馬不易的奏報,其身後的大臣們有相當一部分附和道。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 看著下面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官員都在附和,皇帝眉頭緊蹙。 不過,讓他欣慰的是左相—蕭道承和他身旁的三分之一的大臣們提出來了反對意見。 他們認為:“皇帝陛下正當盛年,而且蕭皇后尚能生育。 確立皇儲之事,不急於一時。當務之急是安定民心,恢復生產。” 皇帝程明仁對著這個大舅哥的力挺還是十分感動的。 “嗯,左相所言甚合朕心。 實乃是老臣謀國之言。 奏立皇太弟之事暫緩。” 見皇帝陛下又準備搪塞過去,右相司馬不易不甘了。 “陛下,萬不可再推辭了。 只有早立儲君,才能穩固國本。 還望陛下三思!”。 程明仁大怒道。 “放肆,好你個司馬不易,你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