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部分(第3/5 頁)
先好幾年,在一開始,很多應用都是在國外先出,然後中國再模仿的。
這麼一來,吳小正的出國之行就更應該加快了。
在網際網路應用這一塊,技術方面其實難度並不大,重要的是應用發展方向。
吳小正作為一個重生人士,如果他不把前世的經驗給充分利用,去親自把握應用發展方向的話,豈不是嚴重的浪費?
唉,時間越來越緊迫了!
吳小正不知道,有些非常重要的應用,在國外會不會有人已經在弄了呢?
比如說雅虎之類的?
網際網路時代確實已經來了,而且在1993年,將會是網際網路史上很關鍵的一年。
這一年,在美國伊利諾州的伊利諾大學的國家超級計算機應用中心,正在測試一個叫mosaic的瀏覽器,儘管這個瀏覽器還只屬於測試階段,但已經收到了很多人的歡迎。
大家發現,有了這個瀏覽器之後,大家上網衝浪就變得方便、簡單了很多。
如果吳小正是計算機專業人士重生的話,他一定會知道,這個叫mosaic的瀏覽器,就是後來鼎鼎有名的網景瀏覽器。
在未來的幾年裡,網景瀏覽器還將和微軟稍後推出的ie瀏覽器有一番你死我活的爭鬥,並且,網景瀏覽器還因為爭鬥失敗,最終導致網景這家曾經市值上百億的公司走上解散之路。
此時的吳小正,他並不知道mosaic瀏覽器已經面世了,這意味著網際網路衝浪時代的來臨。
但有人知道。
在美國的斯坦福大學,有一位名叫楊致遠的華人留學生。
在熟悉他的人看來,思想活躍、善於交際的楊致遠在學習方面不算勤奮,甚至還有點懶,但他卻有著一個奇怪的愛好,那就是喜歡上網衝浪,最近一段時間幾乎是天天抱著電腦泡在網上。
楊致遠現在上網衝浪用的正是mosaic瀏覽器。
不過他覺得,上網還是有點不方便。
因為新出現的網站越來越多,記域名就成了一件麻煩事。
為了方便查詢資料,他不得不專門準備了一個筆記本,專門用來記下眾多的域名。
可後來他又發現,隨著記下的域名越來越多,他從中查詢想要的域名又成為了一件麻煩事。
不得已,他只好將這些域名再次整理,按類別進行了分類,並在筆記本上貼上了顯目的標籤。
他此時就在想,有沒有可能專門弄一個網站來收集所有的域名,並將它們分門別類地展示給其它上網衝浪愛好者?
這似乎是個好主意!
楊致遠萌發了自己建一個網站的想法。
與此同時,在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有一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叫張朝陽,此時他也成為了一名網上衝浪愛好者。
只不過正在準備博士論文的他,上網的目的只是為了查詢他所想要的資料。
此時的他還沒想到,網際網路在日後會徹底改變他的生活和事業。
……
可以說,在大洋彼岸,mosaic瀏覽器的面世,已經影響了很多很多的年輕人,特別是那些正在學校、有時間又有想法、追求新潮的年輕人。
數年之後,從這些年輕人中,很快就有部分人因為自己獨特的想法,從中脫穎而出,慢慢創立了自己的事業,並且很快成為了眾多傳統行業從業者羨慕之人。
這些人,後來有一個專有的名詞,叫網際網路新貴。
這其中,就包括了現在正在衝浪的楊致遠、張朝陽。
兩年之後,楊致遠所創立的yahoo就會面世,並且最終會成長為全世界都有著巨大影響力的網際網路公司。
而在四年之後,張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