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殘次品(第1/2 頁)
謝清跟管師爺說話的時候,謝玉堂正在江家搬運絹綢。
李春風是在最後一個織坊跟謝玉堂說,想買一些絹綢。
這個織坊也是新織坊,才建成一年,織坊許管事原本是林家熙城織坊的管事,熙城大火,他全家就他帶著兒子逃了出來,四處逃難,居無定所,靠著做些雜工賺錢,後來是刀管事讓謝清找到了他,這才帶著兒子回到熙城地界,跟著謝清建了這個織坊。
這個織坊跟湖州織坊有些相似,也是與謝家桑林和蠶房相鄰,織坊裡是三百五十臺織機,主要出一等絹綢和錦緞綾羅。
熙城當年受損厲害,不像湖州恢復得那麼快,熟練的織工和染工也不像湖州那般容易找。
許管事便讓找到的熟工帶頭,然後自己親自招了一些手巧的婦人教技術。
而許管事對織品質量的管理又非常嚴格。
在磨合期間,便有了一堆不到許管事的一等品要求,但其實品質遠比二等品好的絹綢。
因為這個織坊當初許管事跟謝清說的時候,就是說跟湖州織坊一樣,只出一等絹綢和錦緞綾羅,所以這些次品就一直放在了倉庫。
李春風和宋先生去清點了一下,有兩百三十一匹。
而且,都是素色,沒有染色的白絹白綢佔了大半。
李春風便跟謝玉堂說,想買一些這種白絹和素綢帶去京城。
謝玉堂本是想說,你要的話買什麼?直接拿!還沒等他出聲,李春風便又道,若是白送,那她不要了。
謝玉堂只能去找謝清。
謝清聽說李春風是要買了帶去京城的,便直接找到了李春風。
還帶著許管事。
許管事本著剛正本性直接說,這些絹綢都是次品,是那些生手織廢了的,雖然看上去品質還不錯,但是並沒有到達一等品的質量,絕對不能以一等品計價售賣,而且因為品質比二等品要好,所以也不能以二等品售賣,否則會壞了二等品的行市,所以他在一直放庫房裡壓著。
然後謝清便問,那這些料子的成本是多少。
許管事說,織坊有規矩,一匹料子出現了紕漏,質量不達標,工錢只能拿五分之一,所以成本就是這五分之一的工錢加上絲料和染料,不過有一個區別,就是白絹是在織的時候就廢了,所以只有織工的錢,若是已經染了色的,那就是染色的時候出了問題,那麼織工的錢是要付的,扣的是染工的錢。
許管事一邊說,李春風就拿個小本本記,宋先生則是又開始調賬本,給織坊調整出了一個殘次品的專門賬本。
謝清瞅著這兩人,眉角都抖了抖,然後誇了下許管事管理得好,這行商最講究的就是個信譽,萬不能以次充好,以後這些次品便按照宋先生的方式入賬。
許管事便又道,這些也是最初那些織工染工不熟練才會出現,現在那些人也都成為了熟工,近一個月,這種次品也就出現了兩匹而已。
謝清便又一番誇獎,然後讓宋先生跟著許管事繼續去盤賬。
等兩人走後,謝清便對李春風道,你看,這些次品我也不能賣,你要是要,便按照成本價格給你。
李春風便說,這些本是江秋雨要買的,家裡還有五十貫的餘錢,想買了帶去京城售賣。
謝清一聽既懂,便道,那這樣,這些織品呢,就全部算是四百文一匹,這價格,也就是他賣給別家布店的價格,也就是布店的拿貨價。
拿貨價,李春風在幫宋先生謄寫布店賬本的時候,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還有一個就是零售價,布店賺的,就是成批買進貨物,一件件賣出去貨物,也就是拿貨價和零售價之間的差額。
布店裡面的二等絹綢的售價大約是六百到九百文。
這種素色絹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