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5 頁)
,心知舞陽又找不到平衡點了。
“太后,舒兒日前中毒,解毒後身子一直不好,如果因為請安受了寒,拖累了太后,那就是臣妾的大罪過。可是子女兒媳要孝敬父母長輩,如果舒兒因害怕受寒就不給太后請安,就成了個不孝的人,舒兒不要做不孝的貴妃,也不想再生病喝藥。舒兒方才琢磨了一下皇后姐姐的話,尋到一個好法子。”
“哦,宋貴妃有什麼兩全其美的法子,既能成全你的孝道又能免去請安一事。”
太后的臉上看不出表情,語氣淡淡的,聽不出喜惡。宋敏舒渾不知她的所求已讓太后不悅,眉眼彎彎,小臉上的表情分外生動。
“如果太后下一道旨意,說憐惜舒兒身子弱,特免了舒兒的請安,如此一來舒兒不會因請安受寒傷了體弱的身體,更不會有違孝道。舒兒聽從長輩的意見行事,還可以得到一個孝敬長輩的美名,一舉三得,太后您說舒兒是不是很聰明。”
宋敏舒瞅著太后,滿臉期待得到太后的誇讚。
“這法子不錯,宋貴妃為了免去給哀家請安這一套虛禮,真是煞費苦心。”
“舒兒 ”
碰的一聲響起,太后一手拍打在茶几上,長袖一掃,茶碗隨之摔落在地,發出清脆的響聲。宋敏舒聞聲一驚,當場愣住。皇后連連出聲打圓場。
“母后,宋貴妃說話或有不妥之處,望母后念在她年紀尚小,也是一番孝心,恕了宋貴妃這一次。宋貴妃,還不跪下給母后請罪。”
宋敏舒聞言,一臉不解地看著皇后和太后,彷彿兩人對她突如其來的轉變是多麼的不可思議。宋敏舒遲遲不肯跪下,惹來太后一聲冷哼。
“學了半年的規矩,哀家看你也不過如此。方嬤嬤是怎麼教導你規矩的,哀家看她也不必留下來。”
太后的話沒留半分情面,明面上是怪責方嬤嬤沒有教導好宋敏舒,實則有意打壓宋敏舒,換一個人估計早就被驚嚇跪倒在地,連聲請罪,無奈遇上了軟硬不吃,後知後覺的宋敏舒。
“方嬤嬤每天都有教導臣妾規矩,臣妾每日都會背宮規學規矩。方嬤嬤深得太后真傳,規矩自然錯不了,方嬤嬤從未說過臣妾在行禮上做得不對,可見臣妾的規矩確實學得不錯。臣妾知道給長輩請安是孝道,所以臣妾在禁足解除後就立刻來慈安宮給太后請安。臣妾明白太后心疼臣妾身子弱,擔心臣妾因請安傷了身子,又不好壞了規矩,臣妾再三思考,才提出這個法子,既能全太后一番好意,也能惠及臣妾身體。可皇后姐姐為什麼要臣妾跪下給太后請罪?臣妾明明記得宮規中沒有說給太后請安是虛禮。”
宋敏舒無賴的說辭將太后和皇后堵得一口氣卡在喉嚨裡,真是不上不下,憋得難受。
方嬤嬤是從慈安宮出來的人,如果方嬤嬤的規矩都學不好,太后怎會指派方嬤嬤來教導宋敏舒規矩。再者,說請安是虛禮的是太后,宋敏舒體諒太后疼心後輩的一片真心,想出這個折衷的法子,也是全了孝道,替長輩著想,完全沒有偏離宮規行事,說不出半點錯誤。重要的是,她說話行事完全依據宮規來,禮儀上叫人挑不出錯,太后突然生氣,皇后匆忙請罰,與她有無關,為何要她跪下。若真要挑錯,只能說她揣摩心思錯了位。太后和皇后也絕不願承認她們刻意責難人。
“宋貴妃好厲害的一張嘴,哀家今日才真真見識到,好,很好。”
太后冷哼一聲,似笑非笑地看著宋敏舒,那目光彷彿要看透了她。
“太后是第一個誇臣妾厲害的人,臣妾的娘總是說臣妾糊塗,日後臣妾見了娘一定要將太后的話告訴娘,也叫娘知道,臣妾也是個了不起的人。”
“今日哀家倦了,皇后你們先退下吧。”
說罷,太后也不管仍在站在殿內的幾人,在玉蘭的攙扶下徑自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