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1/5 頁)
鹹淳元年十一月的最後一個下午,我在御書房召見了教育部尚書江萬里、臨安大學正副校長何基及沈逸秋、軍事大學校長史巖之以及兼任皇家科學院院長的全覺。
“參見陛下。”
“免禮,五位愛卿,坐下說話。”
“謝陛下。”
“各位愛卿,朕今日叫你們前來,是說說有關我朝未來教育之事。你們五人可以說是我朝教育界的領袖,而教育又是我朝未來之根本,全民素質的提升和各類人才的普及乃是一朝一代發展的關鍵,這就需要教育發揮作用,也是教育的根本價值所在。所以,你們身上的擔子很重,朕認為實不亞於軍務、政務兩院,可以說,我朝的未來就在你們幾人身上了。”
“陛下放心,臣等必會盡心盡力。”
我看著五人,笑道:“所謂教育,就是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我朝目前的教育大多是以私人授業的書院形式存在,但所授的內容極少涉及自然科學,而朕所說的教育卻是要大力提倡自然科學,這就需要有遠見的書院逐步轉向以自然科學為主導的學業中來,當然,對於這些傳統書院,朕並不會去做硬性規定,百花齊放,才是教育之本。”
江萬里、何基等人本身就有書院院長的經歷,對於傳統的書院模式自是十分清楚。江萬里問道:“陛下,我朝未來的教育體系還是以書院為主嗎?”
我搖搖頭道:“不是。對於我朝今後的教育方向,其內容卻是要轉到以自然科學為主的方面來,這點朕已經決定,你們無需置疑。當然,朕的意思並非說傳統文化不好,傳統文化需要繼承,需要發揚,還應去適應時代的發展。但是,要使我朝中興,建立我大宋之不朽基業,就必須在自然科學上達到領先的地步,這就需要教育部的大力推廣,這也是朕成立教育部的目的。新的教育體系將會以新型學校為主,比如,以臨安大學為代表的未來各類大學就會逐步取代原有的太學、國子學。朕打算自明年起,在我朝境內設定大、中、小三種層次的學校,這些學校全部以臨安大學所教授的科目內容為主項,並爭取在十到二十年內普及。”
江萬里又問道:“陛下,大學已有現成的模式,那中、小學又是什麼樣的?”
“愛卿莫急,各位,你們邊喝茶邊聽朕仔細明說。”我也喝了口茶道,“大學你們都知道了,目前我朝有臨安大學和軍事大學兩所,但這還遠遠不夠,從明年起,根據發展的需要,將會陸續在我朝境內建立專業化更強的各類學院。比如,我朝目前能夠勝任自然科學科目的教授極少,那麼教育部就應該首先設立專門的師範學院,負責培養各科目的先生教授。又比如,大夫郎中不足,那同樣可以設立專門的醫科學院,就類似臨安大學的醫科學院,負責培養我朝的醫生,也就是郎中醫官。這些學院根據需要可以在臨安,也可以在臨安以外的各路、各省建立,並非要完全集中在臨安,這點類似我朝各地的書院。”
“下面朕再來說說中、小學。對於教育,朕的意思是要讓我朝之人從小開始接受。當小孩在六七歲時,就可以進入小學學習,小學學生要學的主要內容是識字、識數並懂得各類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比如,在數學上,要學會最簡單的加減乘除法,要認識我朝通用的謝氏數字記錄法等。到了中學,就要學習更加深層次的基礎知識了,也即是要為進入大學打好基礎,做好準備。”我見大家聽得並非很明白,想了想道,“這樣,朕以大家都熟悉的傳統教學來舉例,小學生應該從識字學起,並能進行簡單的造句會話,然後要會寫一些小文章,能夠背誦簡單的詩詞歌賦。到了中學,就要求能夠熟練地寫出一般的策論。上到大學後,就要分專業進行研究了,有人可以專門研究詩詞,有人可以專門研究遠古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