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青磚黑瓦(第2/2 頁)
,風潮怕是更甚。
那些商人們迫不及待買地建房子,學堂的事自然也得趕緊提上日程。
放在以前,這事兒必定是他和郡主來制定章程,但自從肩膀上的擔子分出去之後,這些事兒就輪不到他來操心,只需要聽結果、提意見就行。
兩人跟著顧鈺到了學堂的地方。
學堂建在顧家祠堂附近,周邊環境比較安靜,學生朗朗讀書聲清晰的傳出來,十分悅耳。
村裡的學堂一共是六間房子,四間當做教室,一間是夫子們批改學生課業的地方,另一間是兩位夫子的住所。
這學堂當初是用青磚建成,屋頂蓋著黑瓦片,看起來比鎮上的雲山書院絲毫不差。
許多孩子坐在教室裡,那桌椅整齊劃一,孩子們筆墨紙硯齊全,學習的氛圍也很濃郁。
學堂成立了接近一年,每三個月算一期,一些沒有天賦的孩子上一期,認識些許字就不會再來了,有些孩子喜歡讀書,那就繼續讀,若是有天賦的孩子,兩個夫子會專門設立小課堂教導。
只不過,顧家村的人世代農民,有天賦的孩子並不多,除了顧鈺顧諾金花,能有幸加入小課堂的人,只有趙家一個小孫子。
「除了咱們村的孩子,還有餘家村、張家村、朱家村等村民也將孩子送來了。」
孫夫子開口說著學堂的基本情況,「前幾日董家村老秀才的女兒找到我,希望顧家村能接收董家村的學生,這樣一算,學生數量可能會到三百人。」
里正好奇問道:「董老秀才教書三四十年了,咋突然不教了?」
「老秀才年紀大了,孩子們太鬧騰,身體遭不住了。」
孫夫子說道,「本來是打算將學堂傳給他女兒,但最近董家村不是不少人在郡主家的工坊裡幹活麼,他們一個月能賺將近一兩銀子,比老秀才賺得多,他女兒就不想幹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
顧卿知道這老秀才教書純屬就是做慈善,當年董榕有天賦,老秀才就天天把董榕帶在身邊教他讀書認字,不收錢的那種。
董家村其他孩子過去讀書,也不是給錢,而是一斤肉,十個雞蛋,一塊布頭等等……老秀才的女兒不願意繼承學堂完全能夠理解。
一年前,整個幽水縣的村落裡,只有董家村有正規學堂。
一年後的今年,這十里八鄉,只有顧家村有學堂,而且還是青磚黑瓦的大學堂。
九天攬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