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5 頁)
之後,之前的老友就再沒有聯絡過了,去年河東衛家上門提親,念及曾經向故友許諾下親事,便回絕了衛家,後來便遣人回去琅琊將訊息傳了回去。不曾想那衛家如此不知好歹,將此事給傳了出去,如今琰兒已經定親之事已經鬧得人盡皆知,偶然間家中人得知你竟身在京城,只是緣何從來不曾來老夫府上?”說道這,蔡邕眼神犀利的盯著諸葛瑾,好似只要其回答的不能讓自己滿意,就要發怒一般。
諸葛瑾卻混不在意這些,語氣沉穩的回答說道:“此事卻是伯父誤會與小侄了,伯父你想,我如今出門在外已有八月,從未曾想過會在此處遇見伯父,自然不曾從家中長輩手中討得信物,我自與伯父又無甚聯絡,自然是不好登門拜訪。”
蔡邕聽完點點頭:“這倒也是,你伯父可曾與你提起過你與我家琰兒定親之事?”
“有過,瑾知曉此事。”諸葛瑾聽見蔡邕問起,忙不迭的點頭說道。
“這就好,先容我安排一下,待過得幾日後我會在府中舉辦一場宴會,到時候將你介紹與眾人知道,一來是給琰兒定下一個名分,二來也好給你介紹一些權貴,正好也對你身在京師有所幫助。”
諸葛瑾聽了大喜過望,趕忙道謝:“如此卻是謝過伯父了。”
蔡邕是誰?在漢朝那可是響噹噹的大儒,門人子弟遍佈天下,其與清流權貴多有交集,有其為諸葛瑾搖旗吶喊,對於留居在京城的諸葛瑾來說,那好處可就大了去了。俗話說,“身處京城遍地官”,別看諸葛瑾征戰黃巾功勞卓著,如今身在京城卻什麼也算不上,不然也不會每日裡除了與曹操、袁紹等人廝混,便再也沒有其他事情可做。
蔡邕見諸葛瑾高興卻不失禮節,心中也有些讚許:“我且問你,我只知你此次留京乃是因平亂有功,不知你平日裡可曾做有學問?”
諸葛瑾知道這是要考校自己,也不在藏拙:“《四書》《五經》均有涉獵,日常多有讀一些名人傳記,增長見聞,如今我正在研讀《吳子》《六韜》等文集。”
“哦?若我所記不錯,你今年才十歲吧?雖說你長得高大了些,須知切不可無中生有,徒惹人鄙耳。”蔡邕聽了,明顯有些不信。
“此卻乃屬實,瑾自小便異於常人,有這過目不忘之能,伯父若是不信,自可將人去探聽一番。”諸葛瑾見蔡邕質疑,心中也能理解其心情,畢竟一個十多歲的孩童,若是放在自己面前,估計也不會相信,恩,估計自家的小弟能夠做到吧。想到諸葛亮,諸葛瑾心中更多的是無奈,小傢伙智近乎妖,如今才剛三歲,其聰明程度比起有著成人思維的諸葛瑾來說一點也不比其遜色,如今諸葛亮正跟隨賈詡學習《六韜》呢,想他諸葛瑾三歲時也不過才剛開始接觸兵書,一想到這,諸葛瑾就是一陣無語。
“恩?”蔡邕見諸葛瑾雙目直誠,不像是在說謊,心中先是信了多半,也不想在此事上多加糾纏,遂轉開話題道:“好了瑾兒,今後我便如此稱呼你吧,你與琰兒親事早已定下,也別再叫我伯父了,若是不嫌棄,今後便叫我岳父吧。”
諸葛瑾聽完,也不去管什麼禮儀不禮儀了,直接倒頭拜道:“見過岳父大人。”
“呵呵,好!好!好!”蔡邕高興,連著大叫了三聲好。
諸葛瑾見此,便趁熱打鐵上前說道:“岳父,你看我可不可以先見見琰兒?我們從來還沒有見過面呢,此次來了,好歹也讓我見上一見。”
蔡邕聽完,有些猶豫:“恩?”
諸葛瑾見了忙上前說道:“瑾自知此事過於唐突,只是岳父既然已經準備為我介紹京師中的好友,若是我與琰兒還不相識,岳父與好友也不好訴說不是?”
“那好吧,我就讓管家蔡福帶你去後院見見琰兒,我就不去了,如今我準備編寫《漢史》,也沒有那麼多的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