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飯店改裝(第2/2 頁)
,應該是棉紡廠的家屬院,跟市電機廠的家屬院。
這都屬於大型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加起來至少上萬人的兩個大工廠分住在附近,只要館子開起來,味道過得去,在加上服務跟上,用的是真材實料,生意一定會很好的。
左右轉了一圈後,張樂佳才走進自家的店鋪裡。
整個店鋪寬大概四米左右,黃松木製的門頭,原木匾額上深雕著 三個字“全魚館” ,並用硃砂著色,經張從明介紹,硃砂上色可以經歷婦女鼓吹始終不褪色,此時看起來也很顯眼。在門頭的兩邊還特意讓人雕刻了兩條躍起的鯉魚,魚尾巴都也用硃砂上色,雕刻的活靈活現,鯉魚活力十足,雕刻師傅的功夫也是了得,線條紋理之下自然得當。
推開被剛剛刷了硃紅漆的木質的大門,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裡面縱深很長,裡面至少二十米深度,這還不算裡面的廚房面積,算起來內部空間大概一百多平,左右兩邊擺放了差不多十張桌子。
打磨的光滑的水磨石地面擦的一塵不染,松紅色的桌子上面刷了清亮的一層漆面,看起來乾淨明亮。配套的也是松木坐椅,兩邊擺開總共八桌,一桌標準配四把椅子,至少可以做四個人綽綽有餘,如果擠一擠,加上小凳子做六七個也成。在右邊餐桌盡頭,是一個木製的樓梯直接通往二樓的包間,樓梯後面才是廚房。
踏著可以並行兩人的樓梯上去二樓,是一個貼牆的廁所,面積也大,也就兩三平左右,還是男女共用的那種。再往裡是在一邊預留一個一米寬的過道,貼著過道跟牆體之間隔成了五大小一樣的包廂,有需要私密空間的,可以上二樓用餐。
一圈溜達下來,張樂佳把店鋪的格局看的七七八八。整個飯店裡總共可以同時開十三桌。這樣的規模在現在來說已經不算小了,一年的房租就是三千塊錢,這讓很多人望而卻步。飯店總體設計沒有什麼出色的地方,中規中矩在現在這個時代也算不錯。
整個飯店裡全部重新批的膩子,然後又刷的大白,看起來明亮乾淨又衛生。廚房裡新砌的煤炭灶臺,原來能用的餐具都清洗一新,不能用的餐具重新買新的,整個飯店煥然一新。唯一遺憾的飯店裡裝的燈具不但少,還沒啥特色。張樂佳又特意叮囑父親,把過道里的大瓦燈換成三個小瓦燈,而且每個包間的燈都要換成更大更亮的,還有樓下的也是一樣。
他要讓整個飯店裡在晚上也要明亮如晝。
廚房的面積不算小,二十平多了,三個火爐子,再加上各種臨時放活魚的水缸菜架子的,還能容下四五個人同時幹活沒問題。
出了店鋪的大門,看到門頭上的兩條雕的活靈活現的鯉魚,張樂佳總感覺,自己是不是把什麼重要的地方給忘記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