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第1/2 頁)
有不少士兵們的家屬,在接到士兵們的信件後,也趕來了邊關,在這裡定居下來。
馮國海有信心,要不了幾年,邊關就能變成繁華之地。
「馮將軍,不知你有沒有想過,在邊境處,新建一個集市,讓兩國人民自由的展開貿易。」
聽著馮國海的話,蘇唸的腦海里,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自由貿易?」
「對!自由貿易。你用土豆和玉米,和大越人交換了牛羊,這是樁非常成功的大生意,大越人和大興人都能從中收益。但是,兩個國家的人民,需要的肯定不僅僅是對方的糧食或者是牲畜,還有許許多多別的東西。咱們要建一個市場,給兩國人民,提供一個可以自由交易的場所。」
只有經濟發展,才能迅速的推動國家的發展。
如今邊關百廢待興,正是需要自由貿易的時候。
馮國海和耶律單於的交易,可以看做是「計劃經濟」。
大越百姓和大興百姓的交易,這是「市場經濟」。
只有兩種經濟並行發展,邊關才能迅速的成長起來。
「你所說的,我得回去好好的思考思考!」
蘇唸的理念,讓馮國海陷入了沉思。
他還從來沒有想過,讓兩個國家的人民自由展開貿易呢!
也許,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主意。
第二百二十九章 皇宮來信
一個月後,大興和大越的邊境,開闢了一條新街道。
說是街道,其實也不過是簡單的鋪了些石子。
道路的兩旁,整齊的佇立著兩排木頭搭建的房子。
雖然外觀看起來很是簡陋,裡面的東西卻是不少。
這條街道,正是馮國海參照蘇唸的想法,新建出來的,給兩國人民做生意用的。
最開始,街道上只有大興國賣糧食的農民,和大越國賣羊毛毯子的牧民。
等到了後來,這條街上的產品越來越豐富了。
賣香料的、賣茶葉的、賣刺繡的、賣首飾的……應有盡有。
等到人員多了起來,街頭和街尾,還出現了不少賣吃食的移動小攤子。
如今,居住在邊關的老百姓,以及居住在大越邊境的牧民們,時不時的就會到這條街上轉悠兩圈。
哪怕什麼都不買,看一看各種各樣的新鮮玩意兒,心裡也高興。
當然了,這條街道,只是臨時街道。
朱見陽已經在規劃建設更寬廣、更規範的商貿市場了。
預計在半年之後,就能完工。
邊境上繁華的貿易,馮國海和耶律單于都樂於看見。
眼見著兩國人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馮國海和耶律單於心裡頭都說不出的開心。
尤其是耶律單於,因為解決了大越人自古以來缺糧食的問題,如今在民間,已經被奉為真神,威望空前。
連同在大興找到糧食的尼莫王子,也廣受大家的愛戴。
尼莫王子甚至被定為了下一任的單於。
商貿街剛剛興起之時,耶律單於特意來到大興拜訪馮國海。
按理來說,像耶律單於這樣的一國之主,是不應當來拜見馮國海的。
要去拜見,也該是去京城,與皇帝會面。
然而,耶律單於似乎是認準了馮國海,與他親切的稱兄道弟。
絲毫看不出來,小半年前,兩個國家計程車兵,還在針鋒相對。
兩個國家的貿易蓬勃發展,邊關也在蓬勃發展。
數不清的房子拔地而起。
因為已經不再打仗了,軍營裡計程車兵們,都被安排在了邊關的居民區居住。
第一批逃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