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第1/2 頁)
作為從周家莊逃難而來,一路顛沛流離抵達青連山的蘇念來說,太明白不過了。
「你這麼一說,邊關確實是個好去處!」
聽了蘇唸的話,趙秋雲恍然大悟,愁容也散開了。
「我這就上金豐縣去,找難民們商量一番,看看他們願不願意去邊關定居。」
趙秋雲當即就想動身前往金豐縣城。
「趙先生,你先別著急!這件事,只是我的初步設想,我還得和馮將軍通通氣。」
蘇念拉住馬上就要離開的趙秋雲。
難民們能不能去邊關,還是要聽馮將軍的。
馮將軍點頭同意了,難民們才能動身前往。
當然了,蘇念心裡覺得,按照馮將軍的脾性,是一定會同意的。
「再說了,你不是要給難民們帶糧食過去嗎?這糧食都沒準備好,又何必著急去金豐縣城呢?」
蘇唸的話,讓趙秋雲停住了腳步。
「你說的對,是我太心急了,我這就去找馬村長和楊村長。」
說完,趙秋雲就跑走了。
蘇念看著趙秋雲遠去的背影,很快也跟著離開了。
她要趕回家中,給張青山寫信,把這裡的情況告訴他。
一個時辰後,周家飛進來一隻雄武的老鷹。
蘇念一眼就認出來,那是張青山用來傳信的老鷹。
飛鷹傳信就是快,一來一回,一個時辰足矣,可比走陸路快多了。
蘇念急忙把老鷹爪子上的紙條解下來,只見上面寫著兩個字——可以。
從略顯潦草的字跡看來,寫的有些心急。
看來,馮將軍是急切的希望難民們遷去邊關了。
如今邊關一派祥和,又到處是農田。
就差有人在邊關落腳了。
如果難民們能在邊關定居下來,再過上兩年,邊關就能恢復往日的繁華了。
光是想一想,馮將軍都覺得美滋滋。
拿著張青山寄過來的紙條,蘇念向著三位先生的住處飛奔而去。
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三人。
「馮國海是個有擔當的!」
朱見陽看著那兩個潦草的字,語氣淺淡的說道,眼裡卻劃過一絲讚賞。
馮國海才是真正心繫百姓之人,他們沒有看錯他。
「糧食也準備好了,馮國海也給了肯定的答覆了,那還等什麼?咱們趕緊出發去金豐縣吧!」
柳南風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好訊息分享給難民們。
對於難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希望」。
只要有希望,再苦的環境,他們也能堅持下去。
如今,邊關就是他們的希望之地。
相信他們知道以後,一定會立刻出發,前往邊關的。
第二百二十三章 送糧食
金豐縣城外的護城河旁,擠擠攘攘的擁了一大群人。
這群人,正是從東邊逃難過來的難民。
每個人都是一臉菜色,精神頹廢,眼中無光。
連一些平日裡調皮的孩子,此刻都無力的依偎在父母親的身旁。
這段日子以來,金豐縣的縣官不准他們入城。
只在第一天給他們施捨了一頓稀粥。
要不是有金豐縣城裡善良的老百姓湊了些口糧給他們,他們早就餓死了。
如今,故鄉乾旱,顆粒無收,連水都喝不上,回去是不可能了。
聽說金豐縣富裕特意逃難而來,誰知金豐縣的縣官,並不歡迎他們。
現在,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蘇念和三位先生以及周素素,乘著周勤年駕駛的馬車,來到金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