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3/5 頁)
材的超大型冶煉廠。”
朱道臨搖搖頭:“太少,我的目標是五年之內,達到年產10萬噸生鐵和5萬噸鋼材的能力,還要建一座能生產特種鋼的冶煉廠。”
“再就是龍潭東南面全是石灰岩大山,大小兩條河流環繞山間,建兩座年產20萬噸的水泥廠不會太難……只要把如今的龍潭小碼頭擴建成大碼頭,就能讓長江兩岸和上游地區的煤鐵原料集中過去。”
“如果這樣,投資就不止80萬兩銀子了。”趙訓庭和馮升泰開始算賬。
朱道臨擺擺手:“此事先放一放,等會兒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來了再說,只要他們把龍潭那片地盤賣給我,我願意幫他們這個忙,否則老子就讓阮先生的《江南時報》揭開江北官場的齷齪事,然後讓東廠探子把幾張報紙送到皇上的御書房裡!”(未完待續。。)
第二二三章 鬥志鬥力
虎山正院的正堂在繁華之都金陵算不上最豪華的,但絕對是最有名氣也最引人嚮往的地方,因為這裡的主人不但文武雙全聲名顯赫,而且精於商道富甲天下,民間傳言,只要能進入虎山正院的正堂喝杯茶,就能帶走一條發家致富的路子。
在朱道臨的恭請下,面容清癯長髯飄飄的戶部尚書鄭三俊、儀表堂堂溫文爾雅的兵部尚書馮元飈含笑步入正堂,興致盎然地舉目四望,細細打量,發現整個正堂的裝飾和佈置與傳說中的“鑲金貼銀、金碧輝煌”完全不搭界。
可明亮的大幅玻璃窗、光可鑑人的水磨石地板、淡黃色的渾圓石柱、全套精工細作的酸枝木傢俱、精美玲瓏的大小瓷器以及造型獨特的純銀燭臺等等,營造出的獨特氛圍,令人印象深刻,感覺非常的雅緻和舒服。
“國公爺、吳公公、二位大人請上座!諸位大人請!”
朱道臨非常得體地把掌握江南最高權力的四位顯赫人物請到上位,還沒忘記跟隨在後的兩位侍郎大人。
賓主謙讓許久才依次而坐。
丫鬟們送上香茗和時令果蔬,朱道臨不緊不慢坐在吳公公下首,聽到鄭三俊環指自己寬闊的正堂大讚特贊,只是禮貌地笑了笑,沒有尋常官員那種虛偽的謙遜言辭,弄得還想用一番華麗語言暢談感懷的鄭三俊瞬間沒了雅興。
魏國公不愧為官場老油條,一句玩笑話就驅散尚未凝聚的尷尬氣氛:“鄭大人不用讚揚了,這正堂看起來清新雅緻,其實隨手摳下一塊都值幾十兩銀子,所有擺設大多是難得一見的奇技淫巧之物,尋常人家就是有錢也學不來。”
眾人哈哈一笑。看到朱道臨只是無可奈何地搖搖頭,並沒有任何氣惱,於是笑得更歡快了。
年逾四十的兵部尚書馮元飈含笑望向神情自若的朱道臨,不禁微微點頭,暗自稱歎。
之前馮元飈兩次見過朱道臨,但都是遠距離匆匆一瞥。對朱道臨的高俊身材和龍行虎步印象深刻,此刻近距離相處,擅長相術的馮元飈才發現朱道臨的長相威武不凡,冷峻中透出堅毅,從容中蘊含霸氣,特別是那雙明亮深幽的眼睛,聚神細看便讓人心旌搖動,如同深不見底的古井,遠比坊間的傳說更耐人尋味。
吳景賢毫不介意別人知道他和朱道臨的特殊關係。隨手替朱道臨撥開垂在肩頭的一縷長髮,湊近朱道臨竊竊低語。
朱道臨同樣毫無避嫌之意,低頭傾聽不時重重點頭,邊上眾人卻聽不到他們倆說些什麼。
魏國公徐弘基一看就知道兩個大小狐狸是故意為之,又不能出言點破,擔心把氣氛弄得太僵,只好哈哈一笑大聲詢問朱道臨:“道臨啊,你接到孟津黃河決堤的訊息沒有?”
“晚飯前剛收到訊息。全靠他們跑來告訴下官。”
朱道臨指向坐在外圍的趙訓庭和馮升泰等人:“正要商議是否做些準備,國公爺和諸位大人就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