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2/3 頁)
do;聖母神皇&rdo;,從這個時候起,武則天開始稱&ldo;陛下&rdo;。
李唐宗室眾人十分清楚,武則天已是實際上的皇帝了,至於名義上的登基改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李唐宗室所面臨的,卻是一場滅頂之災。出於自我保全,他們紛紛起兵。
首先,李唐宗室以&ldo;迎還中宗&rdo;、&ldo;救拔睿宗&rdo;為旗號號召眾人,但因範陽王李靄出首,密謀敗露。倉促之間,韓王李元嘉首先起兵,繼而琅琊王李沖在博州起兵,越王李員在豫州起兵,霍王李元軌在青州起兵,魯王李靈夔在邢州起兵。但這時國家較為安定,人民不願為一家一姓的名利再去生什麼內亂,於是,李氏諸王的軍隊皆無鬥志,武則天的兵馬一到,不是開城投降,就是紛紛逃走,根本不堪一擊。在很短的時間內,李氏諸王的叛亂就被武則天輕而易舉地鎮壓下去了。
李氏諸王的這次失敗也說明,關隴貴族門閥在社會上也逐漸喪失了人心。因為一百多年以來,這些門閥士族在大眾中很有影響,很有號召力,李淵起兵後人心迅速歸附,就是最好的例證。在唐朝社會安定發展了幾十年以後,庶族地主的力量興起,逐漸取代了門閥士族的影響,人們開始不願為一家一姓效力,開始考慮社會的公平與正義,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進步。而李氏貴族集團歷代以武力為勝,如今其子孫也失去了祖先的雄威,看來,門閥士族的衰落已是無法挽回的了。
在鎮壓了這次叛亂以後,武則天決心清除敵對勢力。她採取了三條措施:一是鼓勵告密;二是嚴刑逼供;三是任用酷吏。武則天把周興、來俊臣、索元禮等酷吏提拔上來,專門進行&ldo;肅反&rdo;。他們秘密觀察李氏宗族中王公大臣的行跡,一有可乘之機,他們立即加以逮捕,酷刑逼供,誣其謀反。武則天在朝堂之上設立了一個銅製的告密箱,專門用來接受告密的文書。並明確規定,任何官員不得過問此事,凡是告密的人,不論職位高低,哪怕是農夫樵子,也一律按五品官員的標準供應食宿。更妙的一條是,如果告密有功,那就破格封官;如果告密失實,也絕不加以追究。如此以來,&ldo;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rdo;。周興、來俊臣、索元禮等酷吏編寫《告密羅織經》,教授門徒,以便羅織罪名害人,並創製出&ldo;方梁壓髁&rdo;、&ldo;獼猴鑽火&rdo;、&ldo;驢駒拔橛&rdo;、&ldo;鳳凰亮翅&rdo;等酷刑和&ldo;求即死&rdo;、&ldo;死豬愁&rdo;、&ldo;定百脈&rdo;等刑具。這樣,這三個酷吏每個人都殺了數千人,其中尤以來俊臣為最,所破獲的&ldo;罪犯&rdo;就連及千餘家。在這次運動中,大臣被殺者數百家,李唐宗室被殺者達數百人,刺史以下官吏被殺者更是不計其數。武則天的這種十分過火的恐怖政策,造成了無數人的屈死。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