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1/3 頁)
但儘管如此,還是有些官吏膽敢以身試法,明太祖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有人告發二司與戶部侍郎郭桓勾結貪汙,朱元璋迅速查勘,追出贓糧七百萬石。朱元璋大怒,把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的官吏全部處死。經過拷問,又牽連了許多人,最後殺人總數,包括官吏和地主竟達數萬人之多。在這種嚴刑峻法和&ldo;運動&rdo;打擊的綜合治理下,洪武年間的吏治總算呈現出了新的面貌。
其三是對官吏實行特務統治。朱元璋設立了巡檢司和錦衣衛,讓巡檢司專門負責盤查全國各地的過往行人,人們被限制在方圓一百里的活動範圍之內,如有超出,須事先弄到&ldo;路引&rdo;,這是防止人民串連造反的重要措施。錦衣衛則是專門負責監視百官的動靜,就連街衢之上,也滿布錦衣衛,這樣,吏民的一言一行都逃不過皇帝的耳目。
《問刑條例》
一次,博士錢宰罷朝回家,在路上信口吟道:&ldo;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rdo;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對錢宰說:&ldo;昨天做得好詩!不過我並未&l;嫌&r;你啊,改做&l;憂&r;字怎麼樣?&rdo;錢宰一聽,連忙跪下叩頭,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好在朱元璋並不是要追究他的罪責,只是要顯示自己的無所不知,錢宰才算沒有倒黴。
吏部尚書吳琳告老還鄉,已是無所作為,但朱元璋還是不放心,常派錦衣衛去監視他。
一天,一個特務向田間插秧的一個老農夫問訊道:&ldo;這裡可有個退了休的吳尚書?&rdo;那老人措手答道:&ldo;我吳琳便是。&rdo;朱元璋得知這一訊息,知道吳琳並無異志,十分高興,獎賞了吳琳。
大學士宋濂是著名的學者,對朱元璋可謂赤膽忠心。
一天,宋濂在家請客,特務竟把赴宴人等乃至菜餚全都列單匯報給了朱元璋。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問宋濂請客及菜餚的情況,宋濂把所請客人和菜餚情況一一據實回答,朱元璋聽後十分滿意地說:&ldo;宋學士所說皆實,沒有騙我!&rdo;
國子監祭酒宋訥有一天在家生悶氣,監視他的人認為有可能是對皇上不滿,就偷偷地把他生氣的樣子畫了下來,交給了朱元璋。第二天上朝時,朱元璋問他何故生氣,宋訥作了解釋,朱元璋知道他生悶氣與朝事無關,才不追究。宋訥非常奇怪地問太祖怎麼知道他的家事,太祖就把那張畫像拿出來給他看,結果宋訥幾被驚倒。就這樣,朱元璋掌握了臣下的一言一行,臣下深恐動輒得咎,真正做到了前人所謂的&ldo;慎獨&rdo;,哪裡還敢有不臣之心?
------------
11武力開國與暴力固權(2)
------------
其四是實行輿論控制,以建明太祖像
立皇帝在人們意識中的崇高地位。在時人看來,朱元璋的出身十分微賤,祖祖輩輩都是替地主幹活的農夫,而且朱元璋本人還做過和尚,因此,朱元璋做皇帝,不僅不符合當時的標準,簡直對民眾是一種汙辱。尤其是許多貴族出身的文人,更是看不起朱元璋,至於出來做明朝的官,他們更是不幹。對於這部分文人,朱元璋毫不留情。例如貴溪儒士夏伯啟叔侄兩人為了找藉口不出來做官,竟致把手指截斷,朱元璋聽說了,就特意把他們召來,當面質問:&ldo;過去世道動亂的時候,你們住在哪裡?&rdo;他們回答說:&ldo;紅寇竄亂之時,我們住在閩、贛一帶。&rdo;朱元璋一聽,勃然大怒,他起自紅巾軍,夏伯啟竟敢把紅巾軍稱為寇,實是膽大包天,當即下令把他們處死,並命令凡是不聽徵召,不與政府合作的知識分子,一律殺頭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