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1/2 頁)
原來,多爾袞的元配福晉聽說多爾袞與侄媳鬼混,就經常與多爾袞吵鬧,多爾袞一如既往,無絲毫改悔,其妻極為氣憤,日久生疾,竟得了氣鼓病,不久就死了。多爾袞辦完喪事,竟明目張膽地娶了豪格的福晉,讓她做起妾來。
莊妃知道,如果任其發展下去,自己同多爾袞的關係可難得保住,於是當機立斷,派小太監把多爾袞請來,與他密談了半日。回去以後,多爾袞忙找范文程等極為老成持重而又大有學問的老臣來商量,他們耳語了半天,只見多爾袞面上有紅羞之色,范文程則眉頭皺了幾皺。但最後還是范文程有主意,向多爾袞獻上一計,多爾袞大喜,忙拜託他們幾個人辦理。
不久,范文程等人給順治帝上了一道奏章,這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奇怪的一道奏章了,其內容是要皇上嫁母,大概內容如下:皇父(多爾袞)剛剛死了老婆,而皇太后又獨居寡偶,秋宮寂寂,這不合我皇以孝治天下的想法。根據我們這些愚陋臣下的見解,應該請皇父皇母,到一個宮室裡居住,以盡皇上孝敬之道。
這道千古一絕的奏章一上,立即交由內閣討論,大家都知道多爾袞勢大,皇太后又同意,哪個還敢反對?於是大家都隨聲附和,連連說好。
清世祖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冬,順治十歲,頒下了一道嫁母聖旨:
我在很幼小的時候即位為皇帝,安撫佔有了中原以及南北地區。皇宮之內,靠的是皇太后的教育;皇宮之外靠的是皇父攝政王的扶持,得以承繼了先人的事業,沒有中途墮落。如今,皇父和皇太后獨居無偶,寂寂寡歡,我覺得極為歉疚。諸王以及大臣們一致強烈呼籲,認為父母不宜分居,應該住在一起,我也好定時前去拜望。我想來想去,覺得十分合意。茲定於&tis;年&tis;月&tis;日,恭行皇父皇母大婚典禮,謹請他們合宮同居。希望禮部要盡職盡力,不要辜負了我孝道治天下的意圖。
朝廷內外忙了好多天,大婚之時,朝臣全往拜賀,十分熱鬧,倒像滿清入關以來的第一大壯舉。
莊妃與多爾袞結婚之後,倒也恩愛,但多爾袞還忘不了那位侄媳,不免偷寒送暖,經莊妃盤問,多爾袞據實相告。奇怪的是,莊妃居然讓多爾袞將豪格的福晉立為側福晉,莊妃之賢德,令人感動。
後來多爾袞寵愛朝鮮的兩位公主,經常出外打獵,讓兩位朝鮮公主陪伴,很長時間不回宮廷。側福晉備受冷落,多有吵罵,多爾袞生就喜新厭舊的脾氣,對她不再理會。至於對待莊妃,多爾袞一則敷衍,一則命令宮中的太監使女封鎖訊息,不讓莊妃知道。
之後,多爾袞因縱慾過度,在喀喇城圍獵時得了喀血癥,不日身亡。
多爾袞死後,平時怨恨他的大臣趁機上書攻擊多爾袞,起初莊妃還從中調護,後來大臣得知順治帝隱恨多爾袞,便放膽揭發,把多爾袞寵愛兩位朝鮮公主的事告知了莊妃。莊妃大怒,才知道多爾袞時常出獵,原是為此,於是發狠說:&ldo;如此看來,他死得遲了。&rdo;至此,許多大臣羅列了多爾袞的罪狀:收受賄賂,逼死豪格,引誘侄媳,私制御服,私藏御用珠寶等。順治下詔,誅除多爾袞的黨羽,追奪多爾袞家屬所得的封典。
------------
13為鞏固權力而下嫁大臣的皇太后(3)
------------
順治就是在這樣一位母親的庇護下坐穩了皇位,長大成人,也是在這樣一位叔父的權勢之下戰戰兢兢地度過了少年時代。儘管在滿族人看來叔娶其嫂並非大逆不道,但順治還是感到深受其辱。順治以後的行為和他在二十五歲就不明不白地結束了生命(一說出家當了和尚),與他童年、少年時代的經歷不無關係。
對於維持朝廷的穩定和順治帝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