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吳三桂來使,要聯合滅清(第1/2 頁)
大軍行進,沿途不斷聚集著前來歡送的百姓。
他們原本都是滿清的包衣奴,農奴,現在翻身了。
面對這支把他們解救出來,還給他們分發房屋,土地的軍隊,他們發自內心的擁戴。
現在得知大軍出征,他們無不拿出他們認為最珍貴的糧食,簞食壺漿,犒勞大軍。
有些會說話的,還口中大喊,祝賀大軍旗開得勝,凱旋歸來之類的話語。
真可謂是,大軍所在之處,民眾竭誠歡迎。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出現在朱慈烺的眼前。
就這樣,在一片歡送聲中,大軍抵達了大淩河。
渡過大淩河之後,就進入遼西地界了。
從大淩河到錦州,塔山一帶,分佈著四十餘座大小城池。
這裡,便是明清交鋒的主戰場,現在已經沒什麼人煙了。
自從努爾哈赤奪取遼東之後,明清之間就圍繞著這一片區域,進行了長達二十多年的持續拉鋸戰。
往往是今天你打下一座城池,明天我又奪回來。
明軍難以將戰線向東延伸,收復遼東,清軍也無法向西攻略,拿下遼西走廊。
一直到崇禎十五年的松錦之戰,雙方累計投入超過四十萬大軍,進行最後的關外決戰。
可惜,由於後勤壓力,以及崇禎皇帝的一再催出,明軍總指揮洪承疇被迫冒進。
然後就被皇太極抓住破綻,成功突襲一波糧道,讓明軍陷入斷糧的境地。
接下來,就是山西總兵王樸和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這兩個臥龍鳳雛率先逃跑,引起明軍大亂。
清軍則趁機進攻,明軍全面潰敗,洪承疇被俘投敵,祖大壽開啟錦州城門投降。
山海關外的城池,全部被滿清攻佔。
不過,此時多爾袞已經遁入草原,也帶走了這些城池的少量清軍。
此時這些城池,都處於無人防守的狀態。
朱慈烺自然不客氣,分兵佔領,又是一大筆積分。
主力則繼續前進,直奔山海關。
當大軍抵達錦州的時候,卻遇到了吳三桂的使者。
朱慈烺當然知道吳三桂打的什麼主意,讓人把使者帶來。
很快,使者帶到朱慈烺面前,納頭便拜。
“在下吳凡,拜見諸位將軍!”
“聽聞貴軍攻取盛京,大敗建奴逆賊,在下奉山海關吳總兵之命,特地前來道賀!”
朱慈烺則不不鹹不淡的說了句“吳總兵有心了!”
“請贖在下斗膽,敢問將軍姓名,是哪一部兵馬?”
“本將乃是獐子島參將吳扇貝,原隸屬東江鎮毛總兵麾下!”
這身份,自然是朱慈烺編出來,忽悠吳三桂的。
不過為顯得的合理,朱慈烺還是編了個東江鎮餘部的假身份。
聽到這話,吳凡一臉驚訝“原來是毛總兵麾下,失敬失敬!”
“既是大明兵馬,吳將軍又是我家總兵大人的本家,那就好辦了!”
“哦?此話怎樣?”
“在下此番前來,除了道賀之外,還希望吳將軍率軍前往山海關,我家總兵大人,希望與吳將軍商議,協作出兵,收復京師,消滅闖賊和滿清餘孽之事!還望吳將軍不要推辭!”
聽到吳三桂說聯合剿滅滿清,朱慈烺差點笑出聲。
不過他也知道,吳三桂不過是想趁機打探自己的實力罷了。
朱慈烺也趁機應了下來“我也正有此意,你回去告訴你家總兵,本將不日將前往山海關,讓他備好酒菜,招待我麾下的將士們!”
“多謝將軍成全!那在下先行告退,回去向總兵大人覆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