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掌控遼東,建設領地(第1/2 頁)
相較於疲於奔命的多爾袞,朱慈烺的日子可就舒坦多了。
沒事吃吃火鍋,唱唱歌,釣釣魚。
有力氣的時候,就騎駿馬,在原野策馬奔騰,瀟瀟灑灑。
時不時的,還能聽到系統的播報音,又有城池被攻佔,又獲得了多少積分。
這種日子,別提多舒心了。
不過,朱慈烺也沒有忘記正事。
這遼東已經基本是他的地盤了,那自然是需要治理和建設的。
系統只能召喚軍隊,至於糧食和戰馬這些作戰物資,系統是沒法提供的。
最開始召喚的五千戚家軍,吃的糧食都是攻克營口城後,繳獲的清軍物資。
打下盛京後,更是不用為糧食發愁。
現在清掃一邊遼東,獲取的糧食數量也不少,但總有吃完的一天。
將來他要掌控整個大明,沒有足夠的糧食可不行。
再加,武器也是一大問題。
系統召喚計程車兵,都自帶了武器,可戰鬥過後,難免會有損毀。
而火器方面的問題更大,火藥和彈丸都是消耗品,雖然自帶的不少,但也有用完的時候。
至於克虜伯大炮這種超越這個時代兩百多年的武器,連個補充的途徑都沒有。
總的來說,起碼要做到糧食,戰馬,火藥,炮彈這些東西自給自足。
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依靠人來完成了。
遼東原本人口四百萬,但經過滿清的一番禍禍,只剩下不足一百五十萬,還都淪為了農奴。
現在,隨著八萬大軍橫掃遼東,消滅了奴役他們的滿清韃子奴隸主,他們也被解救出來。
不過也有一些,在反抗韃子奴隸主的過程中,被反殺的。
預計總人口,將會在一百四十萬下。
為此,朱慈烺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拿出了一個基本的施政綱要。
首先,這些被解救的漢人,恢復普通百姓的身份。
當然,這裡面不包括甘願充當奴隸主爪牙,欺壓同胞的二狗子。
二狗子的下場,跟韃子奴隸主一樣,全部處死。
一些罪大惡極的,責備除以極刑,扒皮挖心,割肉剃骨,各種刑來一遍。
韃子奴隸主的房屋,都被平分給百姓,然後建立村寨,由他們自己推舉村長。
至於土地,也按照每人二十畝的標準分配。
自然的,這些百姓也想要朱慈烺交保護費,哦不,稅收。
朱慈烺定的標準,每畝土地徵收五十斤糧食,這些土地一年大概能重出兩百五十到三百斤。
百分之二十的稅率,在後世看來算得是重稅了。
但對於這些漢人百姓來說,這點稅率,簡直就跟沒有一樣。
要知道,他們給韃子奴隸主幹活,絕大部分糧食都要交,只給他們留點口糧,餓肚子是常有的事情。
如果按照稅率算,他們的稅率至少是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
所以面對百分之二十的稅率,無不歡欣鼓舞,讚美太子殿下是活菩薩。
除了土地之外,對於有一技之長的工匠,朱慈烺也把他們組織起來。
原本滿清的礦山,鐵礦長,作坊,鹽場等等,都要重新運作起來。
此外,韃子奴隸主並沒有被全部消滅,還有少部分逃入了深山老林躲藏。
為了避免他們的反撲,朱慈烺還下令各村寨抽調部分青壯,成為名兵。
農忙幹活,農閒訓練,防備韃子奴隸主的反撲。
至於被俘虜的滿清女人和孩子,朱慈烺也沒有浪費。
被解救的漢人,相當大一部分都是單身漢,朱慈烺乾脆就每人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