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2 頁)
蘭俞被刺激得不行,看著蘭含的眼神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啊,要不是對方是自己敬畏有加的大哥,他怕是要撲上去掐他脖子了。
蕭舒兒別開臉,在心裡一遍一遍地告訴自己:那是大伯那是大伯那是大伯那是大伯……要忍住,不能不敬!
眼見有些逗過頭了,還殃及了池魚,蘭澈溪趕緊補救,小身子撲進了媽媽懷裡,仰頭在她臉上親了一口。
蕭舒兒被她的驚險動作嚇了一跳,慌忙將她抱穩,待感到臉上柔軟嬌嫩的觸感,頓時心花怒放。
這時,蘭俞湊過頭來,期待地指了指自己的臉,蘭澈溪心中好笑,裝作一臉勉強的樣子快速親了他一口。
「奶奶,抱!」蘭澈溪對著蘭老夫人伸手,等轉移到奶奶懷裡之後,不吝嗇地給了她一個香吻。
這下子,所有人都滿意了!
第19章 玩伴
對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蘭家出了這樣幾個極品的姑婆婆,蘭澈溪很感興趣,可惜,長輩們並沒有在她面前談論這些事。
周歲宴翌日,吃完早餐,目送大伯和爸爸媽媽去工作,蘭澈溪被奶奶抱到地毯上開始練習走路了。她現在已經可以走一兩步了,但第三步只要一跨出去就會趴倒。她知道自己現在是受限於身體條件,骨骼發育還沒有到位,所以並不急,只每天堅持半個小時的時間練習。
至於其餘的時間,蘭澈溪將重心放到了自己喜歡的音樂上來。
因為每天的閒暇時間不少的關係,之前一年在腦中溫習各種樂譜,偶爾也溫故而知新地在腦中回憶一些基礎的樂理知識,如此一來,她倒真的有了不少的感悟和想法,只遺憾自己如今連筆都握不住,沒辦法把這些新的想法和感悟融合到成型的曲譜中。
蘭澈溪前生所學的音樂,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從創作、唱功到各種樂器,凡是感興趣的她都會嘗試去學,直到病發後才不得不停止這種學習精神。
樂器方面,蘭澈溪從小便跟著奶奶學古琴,和媽媽學鋼琴,十來歲時因為興趣學了口琴,之後順理成章學了手風琴,大學時,也跟風學了吉他,畢業後,因為一場在維也納的音樂會,對小提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了為期數十年風雨不輟的學習和練習。期間,她還學過長笛、古箏、大提琴、架子鼓、蕭五樣樂器。
別看蘭澈溪似乎很厲害,會近十種樂器,但其中她真正登峰造極、自成風格的只有古琴、鋼琴和小提琴。這些除了得益於她的天賦,更多的歸功於她數十年如一日的勤練不輟。而其他樂器,都只能說是初窺門徑,堪堪拿得出手罷了。
而唱功,是在跟著老師學戲劇的時候就開始學的,畢竟唱腔是戲劇的要素之一。從第一天跟著老師開始,她就沒有停過一日吊嗓子。後來,更是為了提高作曲水平,另闢蹊徑,透過若挽的門路系統地學習了一下歌唱技巧,親身體會了一下歌手的表現限度。
反而是她後來賴以成名,使得她在音樂界獨領風騷,壓得其他音樂人喘不過氣的創作能力,是野路子出身。沒有名師教導,連稍微專業點的老師也沒有,完全是自己從網路和書籍中一點一點揣摩、嘗試、遇挫、突破,其艱辛不是三言兩語能夠描敘的。
開始,因為這個,蘭澈溪受到過不少媒體記者的攻殲,難聽的話不在少數,但等到她名聲愈盛,在音樂界的聲望地位越來越高,越來越穩固,過去的瑕疵反而成了讚美她的引子,或是說天才總有不同尋常之處,或是說她天縱奇才,或說她是現實中自學成才的正面教材,甚至有人以此誇張地感嘆「蘭大師天生就是吃音樂這碗飯的」……種種讚譽,她都聽的耳朵生繭了。
前世蘭澈溪前進的道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對她產生嫉恨,但不得不說她的成就也不是從天上憑空落下來的,其中的刻苦艱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