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第1/2 頁)
“子房先生提起智伯,我就不由得想起了‘士為知己者死’的豫讓。”陳到同樣感慨道。
作為劉備的親衛隊長,陳到自然對同樣是智伯的親衛又在歷史上留下千古美名的豫讓敬佩不已。
豫讓年輕時候是範氏家臣,後又給中行氏做家臣,但是都沒有受到重用,而是默默無聞。
中行氏滅亡後,豫讓成為智伯的家臣。因為其武藝高超,被智伯看重,收作親衛,帶在身邊。
不僅如此,智伯還非常尊重豫讓,並給了他超高規模的待遇。
這在春秋時期,主僕階級明確的時代,非常罕見。
晉陽之戰後,智氏滅亡,雖然最後趙氏絕境翻盤,但是同樣損失慘重,族人死之七八。
因為智伯發動了這場戰爭,趙襄子對智伯非常憎恨,將他的頭顱做成飲酒的器具。
智氏家族覆滅後,豫讓逃進深山,既懷念智伯的知遇之恩,又怨恨趙襄子把智伯的頭顱做成器具飲酒,盛怒之下的豫讓,喊出了那句銘刻千古的誓言:“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必報智氏覆滅之仇!”
豫讓更名改姓,進入晉國的宮中做了修葺廁所的僕人。
一次趙襄子如廁之時,豫讓前來刺殺,失手被擒。
經過拷問之後,豫讓承認自己是智伯的家臣,欲要為家主報仇雪恨。
跟隨的侍衛想要殺掉他,趙襄子卻道:“此人乃是天下義士,況且智伯已經被滅族,他沒有人可以投靠,把他放了吧!我以後小心一點就是了。”
後來豫讓又多次刺殺趙襄子,皆被對方躲過。
在最後一次刺殺時,豫讓受了很嚴重的傷,趙襄子詢問對方:“你曾經是範氏與中行氏的家臣,他們都被智氏所滅,他們的後人尚在齊國,你不但沒有為他們報仇,還投降敵人。
現在智氏家族已經全部覆滅,你卻要為他們報仇,這是什麼道理?”
豫讓再次說出了那句名震千古的話來:“範氏、中行氏對待我如同普通人一樣,所以我以普通人的禮儀回報他們。而智伯對待我如國士一般,所以我要以國士的最高禮儀,士為知己者死那樣對待他!”
趙襄子很受感動,眼見豫讓身受重傷已經無法活下去了,就解下佩劍讓其自殺,給予對方最高的尊重。
豫讓知道生還無望,無法完成刺殺趙襄子的誓願,就請求趙襄子把衣服脫下一件,讓他對趙襄子的衣物進行象徵性的刺殺,以完成自己的願望。
趙襄子同意了對方的請求,脫下長袍,派人遞給了豫讓。
豫讓用手中利劍多次擊穿對方的長袍,仰天大笑道:“人力有窮時,我這也算是為智伯報了仇,下了黃泉也能昂首去見他了。”
言罷,豫讓自盡而亡。
後來豫讓的事蹟在三晉之地傳開,趙地的仁人志士無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許多人開始爭相效仿他。
趙國自此之後湧現出了許多慷慨悲歌之士,也漸漸成為秦國東出最難啃的一塊骨頭,三晉之首,中原脊樑確實讓後人敬重。
…………
“先秦之時,這樣的俠客確實不少。自嬴政一統華夏後,以法家立國,強調‘俠以武犯禁’,漢朝又承襲了大部分的秦制,這樣的俠客在大漢的土地上才逐漸稀少起來。”張良似乎想起了昔日往事,不禁感嘆道。
他當年年輕之時,為報滅國大仇,也曾經在博浪沙刺殺過秦始皇,有先秦俠客的風采!
“昔日的北境第一城竟然破敗如斯,未來主公如果入主晉陽城,是否會重新整修這座經歷歷史考驗的北方堅城?”陳到微微搖頭,望向晉陽城的方向,話鋒一轉的問道。
東漢中後期,太原郡時而丟失,時而復得,幾經易主,大漢對這裡的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