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明朝——奇案(二)(第2/3 頁)
大臣們將朱由校安頓在太子所住的慈慶宮,然後一群人想辦法用文明的辦法讓李選侍搬宮。
第二天,還不等群臣出招,李選侍先表達了皇帝年輕不懂事,自己可以幫著看奏章的願望。
直接就被大臣們一頓駁斥,順便接到了周嘉謨和左光斗請求移宮的上疏,這份奏疏說的太狠,罵的太髒。
把李選侍氣個半死,叫太監宣召左光斗過來聽訓,但是左光斗表示他是天子的人,不是天子的命令他才不去。
左光斗不來,李選侍再生氣也沒有什麼辦法,就想以這件事騙朱由校過來商議。】
“說李選侍既不是生母也不是嫡母,啥也不是還痴心妄想”
“笑死了,他還說李選侍是武則天,想要勾引朱由校上位”
武媚娘:“……”
武則天:“……”
太失禮了!她和李治可是純愛啊!
【但是朱由校和李選侍之間有仇,好不容易擺脫了她,哪裡會往她面前湊?
再加上楊漣那時正在東宮,他直接把人撅了一頓,朱由校現在是太子,過兩天就是皇帝了,李選侍是什麼身份,還想叫朱由校去見面?
朱由校雖然沒有去見李選侍,但是他對這份把李選侍人氣跳腳的奏疏很感興趣,就叫人把奏疏拿過來看。
這一看直接就爽了,免了左光斗可能會有的懲罰不說,還讓內閣催促李選侍移宮。】
劉徹對明朝的政治結構很感興趣,雖然大漢的也很好,但是東西還是別人家的香嘛!
這個天幕也是,該講的不講,沒用的故事講的那麼起勁!
【朱由校催促之後,內閣在次日就下達了同意李選侍遷宮的旨意,可即使是這樣,李選侍還是不肯走。
直到九月初五這一天,第二天就是朱由校登基的日子,結果在這一天李選侍還是住在乾清宮。
楊漣火急火燎的到處找人,方從哲表示“遲亦無害”,其他的大臣也沒什麼動作。
最後還是他的老搭檔劉一璟、周嘉謨與楊漣一起上疏抗議。
在大臣們越來越露骨的上疏下,李選侍終於是從乾清宮搬到了噦鸞宮。
九月初六,朱由校成功在乾清宮登基,年號天啟。】
這個沒用的孩子終於算是坐上了皇位,朱元璋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了地,他長長地舒了口氣,雖然這孩子一看就沒什麼用,但是好歹佔了皇位啊。
大明王朝那時已然風雨飄搖、破敗不堪,如果再來一次非正常的權力更迭,恐怕直接就能沒!
多存在幾年,好歹說出去好聽一些啊!
【但是這還有一個問題,這一年也就是萬曆四十八年,前前後後換了三個皇帝,年號該怎麼用?
按照正常的流程,先皇駕崩後新皇的年號是從第二年的正月初一開始用,但是朱常洛當了那麼幾天的皇帝就沒了,他的年號泰昌還沒用呢!
這時大臣們又開始了,有人建議跳過泰昌,直接把第二年作為天啟元年,有人建議把萬曆四十八年當泰昌元年第二年作為天啟元年……】
宋仁宗:“……”
對味了!朝臣就應該是這樣,無論大小事兒,反正都是要爭一爭的!
哪怕是雞毛蒜皮那點子小事兒,他們都恨不得爭一爭雞毛幾根、蒜皮幾塊!
【左光斗表示,你們的建議都很好,不要再建議了,直接聽我的建議吧!
於是年號按照左光斗的建議定了下來,當年的八月之前是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到十二月是泰昌元年,第二年的正月初一為天啟元年。
皇帝終於登基了,大臣們的事情沒那麼多了,再次開啟了愉快的黨爭。】
“誰地位高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