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明朝——堡宗二三事(一)(第1/3 頁)
景泰時期
朱祁鈺開始努力的回想著祖母的音容笑貌,嘴角露出一絲自嘲的笑:“若是祖母活著……”
若是祖母還活著,就算阻止不了土木堡事變的發生,至少也不會讓他那位兄長安安穩穩的做太上皇。
【幾位重量型人物相繼離世,被壓在下面的奸臣們就相繼開始冒頭,而這裡面最出名的就要屬王振了。
這位王振是明初的一個落第秀才,略通經書,在私塾教書。據傳,他是因為科舉這條榮身之路過於艱難,才會選擇在明成祖永樂末年自閹入宮,當了宦官。】
朱元璋:“……”
不孝子孫!違揹他的意願給宦官權力!
而且那個傻子是一點腦子也不長的嗎?
那個王振可是一個秀才,即使沒能中舉,他也是一個有前途,與普通百姓有本質差別的讀書人啊!
這樣一個人好端端的為什麼要進宮?難道他天生就喜歡伺候人?天生就喜歡殘缺著身子?
宦官自古以來就矮人一頭,自古以來,能有一個好名聲的宦官,那是少之又少。
這人放棄了普通書生的生活跑去做低人一等的宦官,那不是腦子有毛病,就是所圖甚大啊!
“希望這個傻子沒有給他太過的權力!”
千萬不要讓他像是秦檜那樣專權,這個傻子別像是宋朝那些軟蛋一樣,他就知足了。
永樂時期
朱棣目光遊移,這個曾孫子對宦官的重用,不會是有他的緣故吧?
但是他的宦官那也算是有用之人吧!
宣宗時期
朱瞻基笑了笑:“去,把太子身邊的那個王振給朕帶過來!”
不管之後發生了什麼,這個歷史蓋章的大奸臣現在是死定了!
【張太皇太后去世的時候,朱祁鎮已經有十六歲了。
這個年紀的少年,總是有著滿腔熱血的的,想要效仿先祖做出一番成績來。
而在對外戰爭上,朱祁鎮其實也並不同於父親那般有著消極防守的姿態,正統前期的幾次北伐基本都是以勝利告終的。
儘管那個時候掌權的是張太皇太后與三楊。】
“為什麼前期沒有解決瓦剌啊”
“真的,要是他們知道自家子孫搞出這麼大的事,恐怕會後悔沒幹死瓦剌吧”
“國力不支援唄,但凡能直接除去敵人,誰會放任敵人做大做強啊”
“別說朱棣了,就是正統的武將,能夠知道朱祁鎮後面鬧出的么蛾子,估計就是拼命也要把瓦剌打到滅族”
永樂朱棣心中敲起了鼓,這些後世人一直都在說瓦剌,就是不肯說說到底怎麼回事。
他本來是很著急想知道這些事的,但是天幕真的講到這裡他又不太想聽了,他大明不會才傳到第五代就要完蛋了吧!
【但是朱祁鎮並不是一個多麼貪求淫樂的皇帝,王振不在他身邊的時候,他偶爾也是正常的。
但是他面對王振的時候,那就是百分百的不正常,凡是王振說的,他真就會相信,會聽從。】
朱元璋沉默,難道是上輩子王振救了朱祁鎮的命?
景泰時期
朱祁鈺嘴角一抽,開始回想以前這兩個人的相處。
說句良心話,王振雖然是個宦官,但是身上還是有那麼一絲文氣的,與普通宦官的確是不太一樣,也怪不得他哥會喜歡。
更何況王振面對他哥的時候還是很懂事的,沒準他哥現在還懷念著他的王伴伴呢!
【大明面對外來的朝貢者都是奉行厚賞的態度,換句話說,不管大明從那些人身上得到了多少,都會加以賞賜。
明朝的朝貢體系後面所代表的政治意義以及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