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武侯祠(一)(第2/3 頁)
日的沉默……是還沒到蜀地的蜀漢群臣的……
知道自家老大後來當皇帝了不說,還知道老大的墳好像還被人家拆了點,這該怎麼寬慰老大呢?
沉默中,有人打破了寂靜的氛圍,“即使如此,也不應該把那地方叫作武侯祠吧!”
張飛也反應了過來,“對啊!這是大哥1的廟啊!憑什麼叫武侯祠?”
劉備一邊安撫底下的人,一邊腹誹:這個明朝,怪討厭的!
明朝
朱····某某人·椿:怎麼了?不行嗎?武侯祠的香火居然比漢昭烈廟還要旺!難道在百姓心目中一個皇帝還不如一個大臣重要嗎?懂不懂什麼叫君尊臣卑啊!
【正常來講,即使這對君臣住在一起,也應該是一套宅子兩塊牌子,對外也應該說是“漢昭烈廟暨武侯祠”,但是大家彷彿忘記了劉備一樣,將其稱為 “武侯祠”,又是為什麼呢?
民國時期的著名教育家鄒魯這樣寫道:“門額大書昭烈廟,世人都道武侯祠。由來名位輸勳業,丞相功高百代思”!
也就是說,諸葛亮的功績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遠超劉備,所以百姓們才不管朱某的那點子小心思和祠廟的本稱,仍將其稱作武侯祠。】
三國
劉備趕緊扶住了要下拜的諸葛亮,和藹地笑道:“能得到百姓的真心擁戴,只能說是你能力出眾,則能因為我是主公,就讓你向我認錯呢?”
“能有這樣的主公,亮此生無憾!”諸葛亮還是拜了下去,這位年長他二十歲的主公,值得他一生的付出。
在蜀漢這邊和樂融融的時候,姜瀾溪已經走到了武侯祠前那個巨大石碑的前面。
【朋友們,在這大門口有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是由啟功揮毫提筆的三國聖地,你會看到這兒有一塊,上面是啟功揮毫提筆的“三國聖地”四個大字。
三國時期遺留下來的遺蹟這麼多,只有這個地方被稱為聖地哦~有興趣的粉絲可以過來玩兒哦!
不過嚴格意義上講,三國時期是從公元220年起,曹操病亡後,曹丕稱帝,建立魏國,隨後劉備孫權也紛紛稱帝,自此才算真正的三國鼎立。】
曹操:“……”
好訊息:突然就知道自己的死期了……
壞訊息:不知道自己這是哪一年!
之前的時候,天幕講得那些對他們現在的政局並沒多大影響,那些政策再好在他們如今戰亂的時期也用不上,雖然他一直讓人記錄天幕所講的內容,但是並沒有專門讓人聚在一起等著天幕,做記錄的人自然也不在,所以他只能等著記錄的人過來。
劉備:“……”好事就這麼輪上我了?
要知道現在劉表劉璋什麼的還沒死呢!雖然他覺得那些人可能不太行,但是畢竟人家兵多地好,自己現在肯定是不如他們的。
劉表:“……”你禮貌嗎?
劉璋:“……”你禮貌嗎?
【但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三國其實是自東漢末年開始的。
在東漢政治腐敗、土地高度集中、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社會矛盾尖銳、地方勢力強大等問題之後,黃巾起義爆發了。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利用“太平道”把幾十萬的農民組織成三十六“方”,並且起義。
黃河南北和長江流域的人民紛紛起義響應,因為起義軍頭包黃色頭巾,故稱“黃巾軍”。
在張角病死後,在東漢官軍和各地豪強地主武裝聯合鎮壓下,主力黃巾軍起義失敗,但各地起義軍仍堅持戰鬥了三十多年,在黃巾起義打擊下,東漢政權就這樣逐步被瓦解了。
當然了,在這其中靈帝把大漢的威嚴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