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火藥與指南針(六)(第2/4 頁)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皇帝的準可,無論是軍籍的工匠還是匠籍的工匠是無法改換戶籍的。
而工匠因為職業問題,很難躋身於統治管理層面,他們無法發出自己的聲音,就只能被動地承受政策帶給自己的苦痛。
明代的工匠分為住坐和輪班兩種,住坐匠就是匠人住坐在京師,每月上工十日。輪班匠則是外地的匠人,每過幾年輪流調到京師工作三個月。
但是因為古代的交通問題,路途比較遠的匠戶經常要折騰上六七個才能回家,這麼輪一次就要耗費半年的時間,嚴重的影響到了民間手工業的商品生產,而工匠們得到的補償僅是免除其它的徭役。
官營工業統治方法野蠻落後,內部管理混亂不堪,工匠們更是苦不堪言,只能用失班或逃亡來對付這種野蠻的統治,到嘉靖四十一年的時候,大明工匠逃亡、失班的差不多佔了三分之一以上。
僵滯的工匠制度,野蠻落後的管理方法,主管官員的營私舞弊,工匠們沒有任何生產積極性,註定了匠籍制度在嚴重影響民間手工業商品生產的同時,也導致了官營生產的日益不景氣的逐漸衰落的局面。
可以說,匠籍制度的長期存在,使華夏始終無法形成一個自由勞動力有效供給的市場,僱傭關係的一方缺失,使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只能長期處於低階階段,嚴重的影響了華夏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明朝
“陛下!”湯和上前試探的叫了一聲,其實他對這位有些瘋的大老闆還是很怕的,但是這個時候不是應該害怕的時候了。
見朱元璋的臉色雖是不太好,但沒有暴怒的模樣,湯和還是揹負著大臣們的期望,頂著壓力規勸。
“陛下,天幕並非是在否定匠籍,咱們大明初定之時,百廢俱興,陛下雄才偉略,定下戶籍制度,穩定朝野,使大明的百姓能夠安穩度日,這是百姓之幸啊!”
“只是天幕有句話說得也是沒錯的,手藝活是要看天賦的!”湯和悄悄地瞄了上手的朱元璋一眼,“就像臣以前村子裡那個木匠,努力了大半輩子也就只能打個櫃子……”
朱元璋被人說的腦子嗡嗡地,他理智上知道天幕說得有道理,但是他……就是過不去那個坎!
他擺手打斷了湯和囉囉嗦嗦的陳詞濫調,“行了!知道了!這事交給你,你給咱呈上一個章程來!”
【除了匠籍制度,大部分的工匠其實也沒有往深處去思考去研究。
一來他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比起研究那些新奇的理論,一大家子不被凍死餓死才是值得他們去思考的事情。
二來人們也逐漸的在接受的封建思想的馴化,逐步喪失了獨立思考能力,淪為統治階級的工具。
不過還好,一切都已經過去了。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華夏過往的經歷讓我們知道,落後就要捱打!所以我們正在竭盡全力的向前追趕!】
天幕上放出了出了剪輯的影片,一條條鋼鐵巨龍在鋼鐵的軌道上風馳電掣。
那條巨龍跨越了峽谷,跨越高山,跨越海洋,跨越沙漠,跨度丈量著時間與距離。
天幕下的古人雙眼放光地看著天幕上的一切,被天幕的內容震驚的大呼小叫起來。
“天哪!他們竟然在海上架起了那麼長的橋!”那大海和海上的橋一眼望不到頭!
“這是怎麼做到的!”即使是從地上拔起來的大橋,他們也想不出來是怎麼做的。
“這真的是人力可以做到的嗎?” 工匠原來可以做到這一步嗎?
“他們站的那麼高,不怕摔死嗎?”他們為什麼那樣有勇氣?是後世的貴族們逼著他們這麼做的嗎?
“快看!他們在天上飛!”那可是天空啊!他們居然能上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