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詩人於唐朝——杜甫(二)(第2/4 頁)
頭上的小官吏,於是婉拒了。
於是給他改派去做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這是一個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門禁鎖銅的低階官僚。
說實在的,年少壯志凌雲的杜甫想要“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結果命運跟他開了一個玩笑,給了他一個“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的職位,這與他的政治理想差距太大了,甚至有些滑稽。
可是杜甫年紀已經很大了,當時他已經有四十多歲了,為了生計所以杜甫不得不委屈求全,接受了這個官職。
可……命運總是……
那一年杜甫往奉先省家,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是他的小兒子餓死了。
杜甫如遭雷劈,他的兒子死了,餓死了!
說出去誰能信?一個官老爺的兒子,居然活生生餓死了?
長安城裡的權貴過得奢侈無比,底層的百姓卻窮的要餓死了。
他們好像是生活在同一個大唐,但好像又不是同一個世界。
杜甫渾渾噩噩地安葬了自己的小兒子,之後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寫成了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首詩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了。】
“這句話真的很震撼”
“感覺老杜當時是崩潰的,他要是貪了點,也許兒子就不至於餓死了吧”
“老杜不是那樣的人”
“能看到人民苦難的人,怎麼會壓迫人民?
天幕下的權貴們很是尷尬,這也太打他們的臉了!
唐朝
李世民:“……”
長安城下的百姓,還是官吏之子,這樣的人被餓死了!更不用說普通百姓了。
總感覺接下來會有大亂子發生,大唐是不是要完蛋了!
算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吧,反正他也不能去掐死那個孽障!
他拿起毛筆,將這句話寫了下來,隋朝末年戰亂叢生,他是見過底層百姓們生活的,如今日子安穩,難免讓他有些忘記當年的心情了,把這句詩張貼在太極宮中,也好時刻警醒自己。
另一邊的杜審言:“我的孫兒!我的孫兒怎麼就這麼慘哦!”
趕回家找父親的杜閒見自家老爹的模樣,只覺得一個頭兩個大!湊到杜審言的身邊寬慰道:“阿耶,你快起來吧,這些事情還沒發生呢!”
……
杜甫心情複雜,他未來的妻子還沒有嫁給他,他就已經知道了兩人的幼子會被餓死,這親是結還是不結啊,而且他怎麼感覺這有一種王朝末年的氣息呢?
不能吧,他們陛下是個有為的帝王啊,他們大唐四海昇平,萬民歡樂,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怎麼可能會有這種感覺呢?自己真是腦子不清醒了!
(*杜甫的時間是開元二十四年之後,李隆基的時間是天寶六年)
另一邊的李隆基看到這句詩之後,心裡滿是不滿,他能理解杜甫的兒子餓死後的悲痛, 但你再是悲痛,也不能寫什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吧,你兒子餓死了,你去怪你爹不給你恩蔭啊!你去怪李林甫玩弄權柄矇蔽君上啊!你去怪自己掙不到錢維持不了生計啊!
為什麼要強行把問題發散到整個大唐!還牽扯到他這個皇帝身上!這憤世嫉俗的模樣真是太過分了!
楊國忠雖不如李林甫那般善於琢磨君王的心思,但他又不傻,察覺到李隆基的不滿,連忙上去寬慰:“陛下,那些個文人面對君王時就是喜歡雞蛋裡挑骨頭,好顯示他們的正確!這種負面的文章肯定的他們的喜歡,所以這人才被叫做詩聖!”
“前面的哪個皇朝沒有權貴?哪個朝代的權貴不是奢靡成風的?”
“大唐在您的治理下,百姓的日子過得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