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安史之亂(第2/5 頁)
心情才能眼睜睜看著親生兒子反目成仇彼此廝殺?難道這便是他當初弒兄殺弟的懲罰嗎?從未後悔過的李世民這一刻有些後悔了。
越想越深,李世民心中大慟,源源不斷的哀痛在他胸膛間湧動。他再也忍不住一把抱起淚汪汪的兒子,父子倆抱頭痛哭。
見狀,原本得知驚變而難以接受的長孫皇后竟哭笑不得。她收拾好心情,溫柔地安撫這對父子:好了,事情尚未發生。仙人既已預警,便從今日起防微杜漸罷。
觀音婢所言甚是,是朕想岔了。
李世民瞬間支稜起來。
——對下一代的思想教育,刻不容緩!——把“兄友弟恭”和“手足情深”寫成祖訓,最好是刻進子孫後代dna裡!
在長孫皇后的安撫下,李世民總算從兒子們自相殘殺的噩夢中平復了心情,然後他才想起這一期盤點的主題—
—安史之亂。
哦,對了,他還要看看那個罪該萬死的唐玄宗究竟是多少年後的不孝子孫呢!
強行轉移注意力的李世民繼續將目光聚焦到水鏡上,而出現在他眼前的卻並非黑暗亂世,反而是一片富足安樂歌舞昇平——
【年輕的天子李隆基並沒有辜負所有人的期望,他交出了一份堪稱完美的答卷。】
【對內,他效仿其曾祖李世民,選賢舉能,抑情損欲,厲行節儉,返樸還淳,上行下效之下,令
大唐一掃從前奢靡之風。在他執政的開元年間,名相輩出,姚崇、宋璟、盧懷慎、張九齡,均以正直清廉而聞名於世。在李隆基君臣的帶領下,大唐王朝蒸蒸日上,風氣淳樸物阜民安。從此“天下無貴物,兩京米鬥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匹二百一十文”!】
【對外,他積極進取,開疆拓土,收復遼西二十一州,擊敗吐蕃、小勃律,重定西域,無數小國紛紛歸附,胡商往來不絕,大唐聲威遠播域外,儼然天朝上國!】
【除了內政、軍事和外交上的輝煌成果,大唐在文化藝術領域同樣空前絕後: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隱孟浩然,都紛紛在開元時代大放異彩,更別提與李白並稱三聖的書聖張旭、劍聖裴旻,以及名動後世的畫聖吳道子……當後世之人將目光駐足於這段歷史,入目所見群星璀璨,共同裝點了盛唐的繁華夜空。】
【——在李隆基手中,大唐抵達頂峰,文化璀璨,武功彪炳,天下殷富,四海昇平,誕生了華夏最輝煌的開元盛世!】
旁白話音落下,一道人影在鏡中浮現。
他一身洗得發白的布衣,容貌蒼老憔悴,如霜的髮間偶有幾縷漆黑,一眼看去便經歷了無數的風霜雨雪、苦難磨礪,讓那雙蒼老的眼睛裡透出彷彿洞徹世事的悲憫。
一行小字從他頭頂浮現出來:[詩聖杜甫],引得鏡外觀眾連聲驚歎。
老人目光悠悠,彷彿在為年輕的後輩講述故事,一邊回憶往昔,一邊輕輕吟誦:“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洲四道無豺虎,遠行不勞求吉日。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一幕幕畫面伴隨著詩歌講述而出現,將那個安定而富足的
盛世呈現在眾人的眼前。
堆滿了穀倉的糧食,如流水般白花花湧出的稻米,四通八達的官道,來來往往笑容滿面的商旅,田野間嬉鬧的孩童,男耕女織、不愁飢懂的百姓……最後,畫面定格在壯麗輝煌的大唐皇宮,清晨朝陽初升,百官井然入殿,皇帝高居御座,來自天下各國的使臣依次入內,神情恭敬,璀璨的金光透過殿門照耀而入,宛如人間神國,而執掌“神國”的大唐天子便是萬王之王。
在後宮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