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模擬人生(第2/3 頁)
理直氣壯地開口道:“爾等也聽到了,後人要驅逐的韃虜,必然就是韃鞋!!朕親率大軍北伐,正是要為後人除此大患!爾等卻橫加阻攔,欲坐視大明之亡乎?”
這麼一頂大帽子扣下來,隨行而來的文武百官,有幾個還敢作聲?
英國公張輔等人看了看自信滿滿的皇帝,默默低下頭沒說話,心卻提了起來。
————倘若真如皇帝所言,大明被勒地朝所滅,豈不是意味著皇帝的北伐未能功成,甚至很有可能是大敗特敗?否則將來的韃鞋何以能壯大至後世一舉取代大明?
再想想皇帝這次北伐就跟瞎胡鬧一樣的種種安排,這些人心中都湧出不好的預感。
——指不定就是這次北伐大敗虧輸,這位天子又不服輸,此後繼續窮兵贖武,一次次北伐,一次次失敗,弄得跟漢武帝晚年一樣江山凋弊!於是大明江河日下,起義不絕如屢,以至於最後被農民起義推翻,又被韃鞋趁虛
而入奪了江山!
——以這位大明天子所展露出來的秉性,這個猜測怎麼想都很有可能啊!
從時間上來算,太祖開國至今也有八十年了,若是這位天子活得足夠長,在位時間也足夠長,窮兵默武幾十年,把國家折騰到敗壞,隨後就像東漢末年一般,戰亂近百年才徹底被新朝取代,似乎也沒毛病啊?
群臣放開了腦補,神情逐漸凝重。
“不行,不能讓大明江山毀在這位任性的天子手中!”“不能讓大明葬送在咱們這一代!”“不能因為這位荒唐天子的荒唐舉動,就讓咱們跟他一起遺臭青史!
除了朱祁鎮和王振之外,所有人不約而同如此想。隨後,全都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決定在接下來的一路上防範於未然。
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也聯想到了韃鞋身上,他頓時不顧戶部官員的苦瓜臉,任性地表示:不管你們有多少難處,一個月之後,朕要看到北伐草原的輜重糧草!
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一拍巴掌:“想不到我大明制度中有那麼多漏洞,你們也算是飽學之士,怎麼會犯下這樣的錯誤?殉葬制度,路引制、籍沒制、軍戶制、藩王守邊……既然仙人說了這裡頭有問題,那就肯定是有問題的。你們回去之後都好好琢磨,哪些制度該廢除,哪些制度該改進,都給咱寫一個條陳上來。”
群臣:啊對對對,政策有問題都是我們的鍋!除了點頭,我們還能說什麼呢?
說著說著,他又長嘆一聲,懊惱之中,還有一些不解:把那些個貪汙的官吏都給殺了,老百姓不就能過上好日子了?咱給老百姓按士農工商分好了,各司其職,世世代代都有鐵飯碗,這不好嗎?咱當年要是有幾畝薄田種就心滿意足了,哪裡會想著背井離鄉出外闖蕩?那都是些不安分守己,愛偷奸耍滑,心懷異志的人啊!”
群臣:“陛下所言甚是。仙人不都說了嗎?這樣的生活其實老百姓就很滿足。只是後世之人或許要求更高,才不滿足。
“陛下所言所行,都是秉持仁愛之心,一心為百姓考慮,不料為後人所誤解!”
在群臣的讚美中,朱元璋表態了:你們不必如此。咱又不是聽不得大實話。咱雖然心是好的,但見識不夠,自以為為百姓好的想法,許是想當然了。這一點咱要改正!宣告天下,即日起,不
僅被貪官汙吏地主豪強欺壓,可進京上告,凡我百姓,若受弊政之苦,也可來告。咱要除弊取,立新法,如此大明方能長久!”
您像是能聽大實話的嗎?有人忍不住腹誹,也有人為朱元璋的態度動容。無論陛下是真心還是假意,至少做出了這番表態,大明想必會走向更光明的未來吧?
朱元璋頓時收穫了一片歌功頌德之聲。
就在這時,一聲懊惱的驚呼聲打破了歌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