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傳奇起點(第1/3 頁)
一個是沙場上縱橫千軍的戰神,一個是寺廟中面黃肌瘦的小沙彌,二者之間猶如天壤之別,也難怪許多人難以相信。
“之前仙人說朱元璋是出身最低的皇帝,莫不就是指他起兵之前是個和尚?”
很快,有人反應了過來。
至於那些佛教還沒有傳入東土的平行時空,水鏡上有簡單的附註介紹,讓所有人大概明白了這一外來宗教的基本情況。
於是,便有人敏銳地指出:這談不上出身最低吧?廟裡的和尚可比山下的貧苦百姓日子好過多了,若是以身份而論,當年漢高祖劉邦發家之前,同樣是平民啊!”
漢高祖劉邦本人亦不服:仙人未免太偏心。這位大明天子,和乃公的出身不相上下罷!
他也是普通平民出身,在當上亭長之前,不過是個遊手好閒的混子而已,推翻暴秦建立大漢也是順應民心之舉,怎麼就評不上一句出身最低,得國最正?
這不公平!
【公元1279年,僱山一戰,宋軍盡歿,唯有張世傑與十餘艦突圍而出。後來狂風掀翻船隻,張世傑落水而死,卻還有幾名士兵僥倖活著上了岸。其中一名陳姓小兵平安脫險後,便不再從事軍伍,以巫術裝神弄鬼混飯吃。四十九年後,他的小女兒為他生下了第四個外孫,名為朱重八———也就是後來的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
【宋、元、明,這三個在歷史上緊挨著的王朝,竟以這樣的方式聯絡在了一起。】
“竟有如此之巧?”說是對一般八卦傳聞不感興趣的秦始皇贏政,也覺得不可思議,“莫非這朱元璋真是天命誅元之人?”
南宋時期的人,心情則複雜許多。
就好像一直以來心心念唸的夢想,多年之後突然聽聞被一位小輩實現,而細細一推,此人還能七彎八拐和自己結上遠親……欣慰有之,激動有之,不甘與遺憾亦有之。
————倘若這個夢想能提前幾十年,在這個時代,在自己手中實現,就更好了!
【而無論未來的朱重八有多高的成就,紅巾起義的這一年,他只是皇覺寺裡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小和尚而已——即便如此,相對他此前的人生,這已稱得上富足。】
【朱重八出生在一個窮困潦倒的普通農戶家中,從小就過著和元朝
所有底層平民同樣的生活————為地主放牛,看老天賞飯,豐年勉強有食,荒年災年草根充飢。】
水中漫起一陣大霧。
數息過後,霧氣退散,一幕畫面出現在眾人眼前,龜裂的大地,千里荒土,草根樹皮都被扒盡,橫屍於地者數不勝數。
看到這一幕的朱元璋,似乎知道接下來要播放的畫面是什麼了。記憶彷彿重新回到了幾十年前,他的眼眶不禁發紅。
“爹、娘、大兄……”
這位大明天子喃喃念著。
“俺現在能吃飽了,不用再挨錢受凍,也有錢好生修墓了。你們在地底下放心享用祭品,俺們老朱家現在不愁這些了……”
蕭瑟的笛音打斷了朱元璋的回憶,與此同時,那道熟悉的女聲響起。
【至正四年(公元1344),北方黃河決口,南方旱災蝗災並起,饑荒與瘟疫橫行,災難降臨在這片大地上無數平民之家的頭頂,包括毫無反抗之力的朱家。短時間內,朱重八的父母長兄便接連去世,家裡一窮二白,連下葬的錢都沒有。還是同村好心人徐繼祖拿出了一塊地,這才讓他們得以入土為安。】
【抱頭痛哭一番,還活著的幾兄弟只能各奔東西,自謀出路,在這吃人的世道里艱難活下去。恰好當年朱重八剛出生時因病險些不得活,其父曾祈願將兒子舍給佛祖,如今他便以還願之名進了皇覺寺。】
【———這一年,朱重八剛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