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2 頁)
這一戰之後,後燕的精銳部隊喪失殆盡,北魏繳獲的物資不計其數,兩國的軍事和經濟力量對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但這時拓跋珪卻犯了一個大錯誤,他聽從部下的偏激意見,將投降的燕軍全部殺死,只留下一些具有政治才能的漢人,卻沒有想到這種濫殺的政策會給自己未來的事業造成多麼大的負面影響。
消滅後燕
慕容寶逃回中山以後,看到父親慕容垂安然無恙,心中愧悔莫及。他請求慕容垂再次出兵伐魏,以彌補之前失敗帶來的損失。慕容垂一生多謀常勝,根本無法容忍這樣的失敗,他重新調集了軍隊,在第二年三月親自率兵出征。這次後燕人採取了秘密行軍的方式,先鋒部隊很快就到了平城。拓跋珪正出巡在外,當地守將絲毫沒有防備,倉促應戰之後平城很快陷落。拓跋珪從小在慕容垂的威名下長大,一直對這位前輩心存畏懼,此時聽到他親自出徵並獲得勝利的訊息,一時間也不知所措。
打了勝仗的慕容垂親自率軍向平城進發,路上經過參合陂。眼見死難將士們的屍骨堆積如山,昔日的戰場慘不忍睹,士兵們悲憤難耐,一時間哭聲震天。慕容垂早已重病在身,眼前的慘狀讓他悲慚交織,想到昔日的輝煌與後繼無人的悲哀,一時間心痛至極,當眾吐血,病情更加嚴重。隊伍無法再向平城進發,只能撤回中山,當行至上谷時,慕容垂在路上病逝,慕容寶繼位。
拓跋珪得到慕容垂確已病逝的訊息,想到慕容家的那些後生都不是自己的對手,對後燕就再也沒有什麼忌憚。他派出四十餘萬大軍浩浩蕩蕩擊鼓前進,旌旗綿延兩千多里,沿途民眾無不被他們的軍威震服。魏軍行進得很順利,接連取下上谷、幷州、常山等地,後燕在黃河以北的統治區域裡只剩下中山、鄴、信都三座孤零零的城市。拓跋珪分兵進攻,各取一座城市,本以為能夠很快取勝,沒想到卻久攻不下,反而損兵折將,一籌莫展。
現在拓跋珪終於嘗到了當初濫殺俘虜的苦果。後燕人不論男女老幼全都拼死守城,還對前來勸降的北魏人說:
&ldo;參合陂的例子就擺在那裡,反正投降是死,不投降也是死,多抵抗一陣還能多活一陣!&rdo;
拓跋珪開始後悔了。他遇到的麻煩還不僅限於後燕的抵抗,數目龐大的軍隊駐在城下,糧草眼看就要耗盡,疫病開始流行,軍營裡有人想要謀殺他,後方也有族弟打算自立為王,這些都讓拓跋珪很傷腦筋。但他的意志依然堅定,不打勝仗絕不打算回去。太史令曾經對他說如今正趕上甲子日,當初商紂王就在甲子日滅亡,這正是兵家大忌。但久居中原的拓跋珪立即就發現了這番話裡的邏輯問題。他很不以為然地回答說:
&ldo;商紂王在甲子日滅亡,可週武王還在甲子日勝利呢!&rdo;
這一下太史令無話可說了。
有了必勝的信心,拓跋珪開始進行政策調整。他罷免了當初建議他坑殺降卒的將領,儘量優待投降過來的人,又嚴格約束自己的軍隊,行軍過程中不許損害民眾財物,小心翼翼地建立自己的溫和形象。這種不懈的努力終於收到了效果,到了公元397年正月,拓跋珪集中兵力,親自率軍攻打信都,三天後即告成功。隨後他又率軍前往中山,半夜裡遇到慕容寶的燕軍劫營,四周火起,不少軍士慌亂奔逃,拓跋珪也被驚醒。他來不及穿衣服,赤著腳就衝出去敲鼓召集將士,把他們組織起來,衝進營地重新進攻,又打了一個大勝仗。後燕軍死亡一萬多人,慕容寶逃回中山,大量兵器物資都被魏軍繳獲。
現在的後燕已經不是北魏的對手了。偏偏在這時慕容寶又和弟弟慕容麟爭起了皇位,拓跋珪趁著這場內亂攻城掠地,到年底時,黃河以北的原後燕地區幾乎全被納入了北魏版圖。
拓跋珪稱帝
公元398年,拓